明代 :何巩道
风急扁舟渡海门,归帆高逐晚鸦喧。雪痕满岸溪边月,叶罅藏灯树里村。
故土举头行渐近,禁城回首梦偏繁。烛花空对雄心尽,世事浮沉谁与言。
上金鸿胪三首 其二
梅岭巍巍半壁存,东西旌旆拥雄藩。总凭妙算持全粤,难怪高名动至尊。
临敌不忍游别墅,过庭惟有颔诸孙。千秋善处功名会,悟主封侯在一言。
湖上白莲十首 其四
尽日湘江捲画帘,清歌应拟雪梅兼。生成水国能禁火,高卧冰盘不受炎。
天地有情容我老,水云无恙许惟添。素心近得渔翁识,明月清江梦若恬。
晚发二首 其一
同王方之游大小石楼二首 其一
数里轻阴到石楼,远天斜照一时收。烟村未出松门冷,人影欲空藏水秋。
蝙蝠昼藏诸洞湿,薜萝深锁一泉浮。无端更听山阳笛,泪落西风忆旧游。
席上刻韵与王楚臣赋送王羽左之惠州
江潮初落月痕纤,君去鹅湖别恨添。老叶易同寒雪落,衰枝难得好花黏。
发登楼叹吹残笛,吟送行诗撚断髯。无力不能齐翼出,临风空羡鸟鹣鹣。
钟子建才美而文有怀高云白之作社中人为和章余亦步韵二律代高子赋 ...
凌云岂敢拟相如,空学灵均赋卜居。未与故人倾白堕,漫劳佳句比黄初。
须知彩鹢能寻戴,莫遣乌龙解吠徐。试问六窗分向月,清光何处不怜余。
舟次虎门
不待推篷已怆然,舟师云是虎头门。人烟灭尽看如梦,番舶相衔来似村。
风雨急来吹大块,鱼龙横去动中原。浮萍一点飘无定,何处容人更托根。
赠谢补阙
一代文章老此身,十年青锁汉朝臣。落花何处寻庭巷,谏草无心田世人。
力薄瓜田多积水,酒阑宾客半成尘。秋风更有登楼恨,共发悲歌向海滨。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七
玉写冰姿雪写神,悠悠云水一閒身。湘娥瑶瑟调皆冷,鲛客明珠数未匀。
自泛烟波常独往,谁怜鸥鹭欲相亲。年来旧社多零落,才入东林问主人。
秋日寄苍梧隐居
故人千里梦悠悠,落叶寒砧两处秋。旧里江山空寂寞,旅途风雪莫淹留。
鸡声枕上收残月,海气窗前动远舟。闻道邻人解吹笛,山阳哀调不胜愁。
柬友人
竹床枯坐骨棱棱,闭目经时类老僧。几句好诗翻郢曲,数行新墨写吴绫。
饥常绝食难争鹜,心欲凌空易放鹰。不信金锥频刺股,案头犹有昨宵灯。
秋湘堂偶成
天空斜月入檐低,屋里窗开尽对溪。一地晚花留蝶宿,数枝秋柳罢莺啼。
乞诗稚子痴相问,送酒渔郎老自携。试上孤篷共吟赏,芙蓉红满相公堤。
日日诗三首 其三
日日悲笳海上来,萧条风景暗相催。惊潮打鹤閒犹立,深雨迷花尚斗开。
晚出不知心所往,夜吟惟有影相陪。天涯纵得投閒地,庾信江南未免哀。
过云梯山忆故人郑太泉
十年相约住丹梯,今日幽寻路已迷。地下文章空寂寂,世间踪迹尚栖栖。
厓眠野鹤惊人走,树挂秋猿向晚啼。不用隔邻吹短笛,愁心先满夕阳西。
寄麦始郢御林
斗畔连宵剑气斜,雌龙飞起八天家。马从电里追千里,阵在云边年五花。
江上何年翻绣被,殿头今日建高牙。未曾二十登坛早,却笑南阳邓仲华。
同王方之游大小石楼二首 其二
地留残火似秦馀,浪迹那堪落叶初。绝涧路分峰影乱,断崖桥转谷声虚。
壁悬江气摇云母,日射潭光见鬼鱼。我与古人同寂寞,买山无计叹归与。
汉祖
隆准峨峨徒步起,双手纵横秦鹿死。独有金戈据海滨,云是青州贵公子。
送李子将兄弟之羊城
题诗欲送江门棹,闻道羊城客已行。双鸟岂甘笼下老,孤帆惟向黛边轻。
眼前蝶黛杯中绿,头上蛾眉水底明。好景断肠无可说,年年嬴得别离情。
题杏花纱灯二首 其二
曲江春宴罢题诗,吟向斜阳半醉时。误染深红颜色老,只缘人世重胭脂。
寄李东苑
世路悠悠叹复悲,古今曾见几相如。独怜文采佳公子,不弃飘零老画师。
心乱此时惟□酒,夜残何处尚围棋。披衣起立西窗月,正是寒灯雁叫时。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寄李湘水
怀李东苑
滩上
偶吟三首 其二
秋吟和李子将
寄胡绍先
种秫
寄谢将军
客中雨夜
寄怀李子将
羊城归日汪王二君复以首韵赠别走笔再答汪鐏石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三
湖上白莲十首 其二
寄梁药亭
饮江门酒楼寄陇西刘汉臣
次答汪鐏石 其一
题杏花纱灯二首 其一
病后得杨髯龙书却寄
女色
生日答朱监师
送查韬荒
舟晓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十四
登平湖阁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八
□送王伯甫之山左省亲
登古冈城东山
寄唐海门
冬日送赵友入滇兼致马公堡城壁
寄曹本沂
汪鐏石席上出巩二诗吴门王楚臣见而和之巩自以为粤风吴人和而为吴 ...
和李子将秋夜偶成
秋日访李东苑高斋
与诸子游罗浮
过易宣人故居
寄李祁年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四
秋夜寄黄龙山
江门道中
过伍铁山先生旧庐
送李祈年同人入都
赠方邵村侍郎
寄陶昭辑粤西道中
惠阳书事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六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一
三月晦日送李子将兄弟归里
滩上送元子业师还端州旅舍
再寄李子将
秋阴过李子将溪野漫赋
舟经甘滩旧隐
舟次新塘
过西园赠张公子
过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六
寄杨氏兄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