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竹床枯坐骨棱棱,闭目经时类老僧。几句好诗翻郢曲,数行新墨写吴绫。
饥常绝食难争鹜,心欲凌空易放鹰。不信金锥频刺股,案头犹有昨宵灯。
白鸥
点点沙鸥入望微,客心寥落共依依。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
寄怀李子将
西风吹尽白莲衣,水阁沉沉晚独归。秋叶似潮千树响,孤帆如箭处灯飞。
情难遣处吟偏远,酒易醒时梦更微。忽觉静中能自照,屋梁寒月正光辉。
冬夜与陈、梁二君咏物,各得三首 其三 灯
江城月黑路参差,夜火如星忽聚沙。乱拂晓风同客梦,远临江水断渔家。
□烟不断依山出,暮色无聊背雨斜。正好垂帘对孤影,酒阑开罢一双花。
宿伯玉庄寄梁芝五
落花村路暝生烟,客有羁愁夕未眠。树底壑深云不去,江心楼正月长悬。
青春得酒消残夜,白社无书隔一年。借问伯鸾今寂寞,五噫歌罢向谁传。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三
天空明月水澄澄,独立沧洲思不胜。择地但寻湖是国,避人偏与鹤为朋。
消除炎气清如许,历尽波涛志倍增。借问若耶溪畔女,红尘今堕几多层。
同王方之游大小石楼二首 其一
数里轻阴到石楼,远天斜照一时收。烟村未出松门冷,人影欲空藏水秋。
蝙蝠昼藏诸洞湿,薜萝深锁一泉浮。无端更听山阳笛,泪落西风忆旧游。
秋吟和李子将
月朏西生水绕东,销魂人倚夕阳中。虫声夜夜依黄叶,雁字年年望碧空。
竹掩石庵僧面绿,花垂村外女裙红。旧游散尽围棋兴,杖履无因访谢公。
送谢鹾使
金貂七叶旧家声,心在三湘水共清。鲸浪静时誇柱石,雪花飞处待调羹。
南来岭树皆含润,北望燕云又送行。惭愧道傍虚报称,满江明月写离情。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一
莫叹馀生托海滨,时危聊作苦吟人。每谈节烈伤先世,一望风云感此身。
远梦渐知潮有信,寸心同指月无尘。五湖烟水何难得,只要当年肯卧薪。
湖上白莲十首 其二
亭亭玉立倚阑干,脂粉全消水殿寒。五月忽成银世界,十年长抱雪心肝。
何须相府繁华曲,请认麻姑寂寞坛。我已洁身尘外去,任人空说色堪餐。
红亭
锦袍沉醉奏清平,今日孤吟卧海城。折柳每怜春二月,闻鹃方觉夜三更。
琴知风急弦先动,蝶采花多□渐成。不用更听何满子,暗啼红泪亦闻声。
重过博城
不断江声似旧时,村原寥落使人悲。当杯已失千家月,顾影惟多两鬓丝。
秋木渐枯猿过小,寒潮初满鹤飞迟。西风未许孤帆借,空向虬髯送面吹。
柬友人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二
横放扁舟掠浅沙,却从波底见明霞。浮生尽日依渔父,旧梦今朝付酒家。
花谢已无重过蝶,城昏犹有后栖鸦。邵平本欲忘名姓,误向青门学种瓜。
夜集
月白天高夜色深,槛前廊后半沉吟。鱼吞积雾潜波底,露滴新荷走叶心。
高树有情遮蜡烛,晚风无意上瑶琴。十千沽酒愁空橐,用尽文园卖赋金。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一
家住江南杜若洲,枯荣都付水中流。独将碧眼看炎帝,肯把冰心赠素秋。
歌舞一场湖上恨,丹青千古画中愁。西施莫漫娇红粉,清白唯应属海鸥。
寄麦始郢御林
斗畔连宵剑气斜,雌龙飞起八天家。马从电里追千里,阵在云边年五花。
江上何年翻绣被,殿头今日建高牙。未曾二十登坛早,却笑南阳邓仲华。
湖上白莲十首 其九
自泛西湖户不扃,閒从烟水赏俜停。赋残明月头堪白,呼遍澄江梦已醒。
艳色未投金紫客,苦心终老水云亭。秋风转眼炎凉态,莫近花田傍素馨。
寄谢将军
别来常忆谢将军,武备文心两不群。地产一人钟岳渎,天生双翼待风云。
剑能流血浇诗笔,墨欲飞花点战裙。勿向路傍甘袖手,残棋零乱野丝纷。
云梯山下西溪诗
何处风来落叶纷,绕溪深树昼生云。秋山莫笑红尘客,野水将寻白鹭群。
日影射鱼看可数,竹声飞瀑听难分。此时对景沉吟久,却有林花细细闻。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
秋湘堂偶成
草阁二首 其一
寄方文楚
饮蒙园池
寄刘汉臣
过赠二白堂主人
寄高鼎仲
秋亭晨起
偶吟三首 其三
过西园赠张公子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五
过易宣人故居
舟泊石湖寄梁容若
寄梁容若姊丈
送杨髯龙之楚二首 其一
送野直同王孙之任春州
次答王楚臣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三
再寄李子将
和李子将泛莲波见怀之作
舟发珠江
三月晦日送李子将兄弟归里
越滋宿小斋戏成
归至芙蓉沙
红莲
昨日
立春前一日集李东苑新第分赋
晚过海怀庵
晚发二首 其一
过武侯祠
小园新成
种秫
秋日区天官招过僧舍
江上别李祈年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六
易兼上人见访不值
蜡月游石湖
汪鐏石席上出巩二诗吴门王楚臣见而和之巩自以为粤风吴人和而为吴 ...
寄呈苍梧黄卧庵刺史
冬日寄家兄草堂同傅子元业师赋
上金鸿胪三首 其一
赠苗将军二首 其二
过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二
饮江门酒楼寄陇西刘汉臣
过云梯山忆故人郑太泉
舟次峡山
□送王伯甫之山左省亲
暮投石子村
放舟甘滩寄王楚臣
呈彭飞云太守
过伍铁山先生旧庐
石湖送伍氏兄弟归羊城二首 其二
舟上作
湖上白莲十首 其四
寄李东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