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黔国鱼池四首 其四

游黔国鱼池四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三阵五阵打荷雨,一点两点照水萤。笙歌留客不知夜,灯火回舟直到城。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金陵歌送李先生

明代 何景明

李公为舅有吕甥,甥舅四海皆知名。吕君关西昨日去,公自金陵来复行。

金陵江水无断绝,金陵之山高巀巀。龙虎千年抱帝京,星辰万里罗天阙。

白鹭洲前芳草歇,清江浦上看明月,燕山北望花如雪。

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紫禁烟花一万层,鳌山云里见崚嶒。繁星散作宫中炬,明月来为殿上灯。

悼亡三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冬夜一何长,展转难及晨。念彼重泉下,杳杳隔千春。

中闺月皎皎,纨素委流尘。驰光安可追,往者无复陈。

悽悽向隅泣,无乃女子仁。丈夫自有志,忍哭虞伤神。

沉思结中抱,恨恨不能申。

送刘笔峰暨从子黄岩赴省应试

明代 何景明

年少刘家郎,绿鬓颜色鲜。大者气孤卓,小者骨奇权。

珊瑚碧玉树,照耀森我前。相看如二阮,俱为竹林贤。

向人长揖别,白马垂只鞭。朝出长安门,夕至晋水边。

晋水看秋风,桂叶吹香绵。迢迢月中楼,夜冷蟾兔眠。

二子独先登,举头叩遥天。衣裳结綵雾,金粟枝联翩。

众人望高躅,飘如云中仙。丈夫看有才,即使功业传。

君看竹下人,落魄空自怜。春风杏园花,拟待双车还。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蔀薝当午溪云度,花重寒枝阁晓庭。芳草闭门春寂寂,东风吹雨半池青。

东林书院

明代 何景明

东林精舍接东城,出谷先歌伐木声。气象久瞻程伯子,抠趋今见室诸生。

芝兰入室香俱化,桃李开门树总成。河渭滔滔同向海,济川舟楫几时行。

高桥

明代 何景明

飞梁何袅袅,袅袅飞涧中。窈窕入青霭,蜿蜒垂白虹。

俯壑聆迅湍,攀崖挹回风。阑干既重复,结构亦玲珑。

穿石凿坤艮,架阁凭虚空。羽填乌鹊岸,力坼鼋鼍宫。

设险干天造,扶神岂人工。圣代文轨一,绝域宾主同。

梯航无外至,筐篚倏然通。怀哉绝栈智,逝矣当关雄。

钦诫慕在德,其亡守无穷。

游西山胡本清邀留

明代 何景明

独马寻僧春到寺,万山邀客晚登台。野人门巷松边入,稚子盘餐竹下来。

江鸟亦随山鸟唤,红花偏映白花开。颜游苦为东风意,况是情亲岂浪猜。

雨中红芍药

明代 何景明

百花堪独立,一雨更风流。日暮行云女,仙裳覆楚丘。

明添丹脸激,暗抱锦心愁。晴昼犹须赏,何人驻紫骝。

燕子次杜工部韵

明代 何景明

燕子飞时江柳春,眼看节序几回新。亦知社日归乡国,忍对秋风殊主人。

舒倦不殊群物理,往来宁有百年身。空帘寂寞山堂夕,惆怅花枝泪满巾。

鸿门行

明代 何景明

沛公昔日分义军,旌旗十万西入秦。山东诸侯皆后至,咸阳万姓思为臣。

项王东来怒如虎,置酒朝会鸿门下。门前壮士拥盾入,座上小臣拔剑舞。

争雄较胜未可量,相看杯酒成仓皇。挥刀醉击玉斗碎,揽带空悬宝玦光。

沙丘城边祖龙死,芒砀山傍匿天子。泽中夜闻白蛇断,灞上朝看赤云起。

君不见刘郎供帐出秦宫,宫中火照三月红。英雄为谟自有术,亚父徒知杀沛公。

送閒云子还河内

明代 何景明

尔西访崆峒,东随河上公。神仙自有友,不与世人同。

王屋留鸡犬,天坛蹑斗虹。白云从此驾,去去入无穷。

别寺僧是日立春

明代 何景明

别寺逢春日,山盘野菜长。老僧朝具饭,留客更焚香。

雨暮枫花静,云寒柏树苍。独惭骑马去,尘事未能忘。

桃川宫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溪谷多青氛,朝暮不可知。鸡鸣洞中树,轻暾散华池。

白石流丹液,灵葩耀朱蕤。谁能学丹术,遂使尘网离。

苦热行十首 其八

明代 何景明

赤地骄阳草不生,河潭霹雳懒龙惊。弯弓后羿非夸父,莫放青天十日行。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饮二首 其一

明代 何景明

飘风会浮云,白曜奄西藏。羁人惜短晷,眷此秋夜长。

长夜无与晤,所怀浩难忘。君子枉光驾,嬿婉情未央。

披轩待流月,展转错华觞。临觞惨不御,对景久徬徨。

郁雾暧庭阴,黯黯如降霜。流波委颓魄,兹岁渐以更。

消长互相谢,盛满安可常。勖哉君子心,谦谦道弥光。

送巩丞之金坛因讯养和

明代 何景明

巩丞若问金坛宰,为见风流御史才。到日琴堂定无事,松厅竹槛对江开。

席上分得时字送豫斋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花影晚离离,迢遥动远思。清宵不成寐,山雨到窗时。

仲春雨霁出游郊麓览物叙怀兴言自歌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崔巍南山郭,宛彼沙上道。荷筱赴脩垌,采萍涉流潦。

怀贤顾已后,适已每不早。缅兹山中人,含念郁中抱。

白雪曲十首 其七

明代 何景明

艳曲灯前啭,轻杯掌上挥。开帘炫积素,当户挹流辉。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