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寒食郊行书所见

寒食郊行书所见

明代 何乔新

破帽飘飘白发垂,日斜醉饱意施施。归家尚作骄人态,不记墦间乞食时。

诗人何乔新的古诗

子弟廷祺园中紫牡丹盛开邀予赏之醉后赋二律以识其事时弘治八年二 ...

明代 何乔新

看花几见洛阳春,魏紫嫣然迥绝伦。玉板每惭攀逸驾,鹤翎无计避芳尘。

香同荀令携来好,色似韩湘染未匀。今日对花须尽醉,黄荃画里本非真。

晋阳途次所见作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二八了鬟泣路隅,逢人但道乞为奴。岂知富室都悬罄,谁有馀粮养侍姝。

太宰介庵先生以诗饥别用原韵奉答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冠盖追随出拱宸,知几已后鲙鲈人。黄花烂熳东篱晚,紫蕨离披别墅春。

谁识张汤多变诈,自怜汲黯任天真。归与且饱鱼羹饭,休论忠臣与佞臣。

福安书事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驱车晓度碧山隈,拂拂腥风逆鼻来。怪得饥鸢飞舞下,前村露骴卧污莱。

挽大理卿王公宇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正气钟河岳,芳声蔼搢绅。民歌清白吏,国重老成人。

素蕴嗟方展,清标怅永沦。寒飔吹画翣,行道共沾巾。

秋夜不寐卧诵郁秋官诗用韵述怀 其二

明代 何乔新

宦游几载厌纷华,乞得閒身钓水涯。骑马懒从听禁漏,问津直欲泛仙槎。

虽无食客堪延誉,幸有痴儿可保家。负郭何须田二顷,数畦祗种邵平瓜。

山居观物偶成作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灵乌噭噭集林端,浪惹群儿竞射弹。何似黄鹂逞娇舌,游人听罢有馀欢。

谒贾太传祠作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汉殿从容席屡前,得君何事遽南迁。孝文犹自疏贤佐,绛灌能无祠少年。

寂寂荒祠啼鵩鸟,沉沉遗甃洌寒泉。从来材大难为用,惜誓歌残一泫然。

送朱都宪巡抚两广兼总督军务

明代 何乔新

紫袍香拂御炉烟,出镇仍兼将相权。铁骑千群嘶去路,绣旂五色重离筵。

榕城霜重炎氛净,桂岭云消黛色鲜。文武兼资能有几,蚤看勋业继名贤。

归田后连得二子秋官郁君以诗相贺次韵答之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垂老㷀㷀每自怜,双雏初乳却欢然。窦家骥凤虽难比,白傅文章幸有传。

稍喜阶前瑶草秀,敢誇掌上宝珠圆。山间汤饼无兼味,聊和新诗侑庆筵。

送徐夏官省亲毕姻

明代 何乔新

珊珊清佩出彤墀,共羡仙郎荷宠私。鹤发想应占远信,雀屏更喜协佳期。

綵衣绚日春光好,绣幕凝香晓漏迟。莫向枌榆久留滞,趋朝须及雁来时。

福安行台次景澄韵

明代 何乔新

轺车晓驾粤山阳,苦雨萧萧去路长。最是不堪怊怅处,平原桑柘尽凋伤。

次贰守陈一夔韵

明代 何乔新

归来旴水上,花竹有馀欢。种秫堪为酒,无愁胜作官。

知心元不易,经世亦良难。风雨萧萧夜,茅庐卧正安。

和高居正秋台斋宿韵

明代 何乔新

亲承圣语下瑶台,斋阁同携襆被来。茶瀹龙团閒啸咏,香凝燕寝喜追陪。

起看紫极璿杓转,坐待彤庭玉钥开。欲写芜词赓绝唱,愧非汝士轶群才。

福安书事 其九

明代 何乔新

鸿雁嗷嗷可奈何,桑田此日变沧波。愿持诚意回天意,却转悲歌作笑歌。

谒李潭州祠作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玄云惨澹压孤城,城外萧萧铁马鸣。一室甘心俱就死,三军效节忍偷生。

英魂不共寒芜没,精爽犹随夜燐明。采采溪毛酌清泚,临风三酹不胜情。

长门四时词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天冷肌生粟,风清玉散花。含情歌白雪,适意荐流霞。

展转翠衣薄,低徊玉箸斜。君王求故剑,何日遣皇华。

福安书事 其八

明代 何乔新

儿钓青蛙母捕鳗,溪边风雨不胜寒。归来灶冷生柴湿,寂寞无言掩泪看。

集句送罗上舍

明代 何乔新

驱车上东门,游子暮何之。亲昵并集送,恨恨不能辞。

丈夫志四海,不得中顾私。及时当勉励,濯翼凌高梯。

惟念当离别,思心常依依。仰观南雁翔,音响一何哀。

起坐弹鸣琴,中心怆以摧。嘉会不可常,执手将何时。

抚心长太息,泫然沾我衣。愿言崇令德,以副饥渴怀。

安得凌风翰,送子俱远飞。

甘肃元旦次朱都宪韵

明代 何乔新

玉关雪霁绝狼烟,殊胜呼韩款塞年。万灶貔貅森列卫,两班冠剑俨群仙。

明珠翡翠来重译,卉服毡裘共一天。羽檄不飞刁斗静,蚤看嘉绩勒燕然。

何乔新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25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