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蜀当归

蜀当归

清代 洪亮吉

叶法善,追魂碑,何似罗仙翁,能贻蜀当归。

诗人洪亮吉的古诗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三十四

清代 洪亮吉

篱豆花红藓叶班,时时约客话更阑。斋厨百品多尝遍,惜少山雌入食单。

景阳楼

清代 洪亮吉

楼高高,插天表,玉树一声天下晓。宫中天子乐事新,一日可敌千万春。

齐军三来周再至,不恃人心恃形势。宫女烟花狎客笺,送君还上九重天。

噫吁嘻,胭脂井冷何堪辱,此间乐复不思蜀,一曲吴歌酒千斛。

十八人

清代 洪亮吉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君家难弟兄亦真,絜身不预十八人。

自颍水入淮

清代 洪亮吉

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

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风波到眼不识愁,妆罢只照长淮镜。

扑此獠

清代 洪亮吉

还笏起,血渍袍,帘中乃云扑此獠。君不见,此獠扑杀罪亦当,仁师刘洎命合偿。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四 池草

清代 洪亮吉

离离千百种,种种出池沼。深知造化心,无名尔偏好。

一与春风缘,还应作小草。

郑所南

清代 洪亮吉

画树不画根,画兰不画土。谁说郑所南,不及王炎午。

房公谋

清代 洪亮吉

房公谋,杜公断。不数萧曹在西汉,英公卫公逾绛灌。

君不见,魏征妩媚谁可方,西京庶比张子房。

仙韶院

清代 洪亮吉

饭何所,木兰院。钱何所,仙韶院。一家将相三十年,少赖伊蒲餐,老给优伶钱。

夜起登蓬莱岛看日出不见

清代 洪亮吉

成此独往心,孤猿屡窥户。闻钟念初觉,出寺仅数武。

沉沉壑光断,荒荒白云阻。昏晦持一灯,幽林变溽暑。

流星掌边下,宿羽岩际数。朝霞信清华,残魄虚卓午。

坡回屡心掉,峰中始轩举。荡此衣袂云,还成吴会雨。

沿䡮草抽蔓,绝壑风振绪。亦感筋力疲,孤筇设迎拒。

谁行深谷中,泠泠出疏语。

独鹤行寄黄景仁

清代 洪亮吉

独鹤亦不高,如人长七尺。罗张网布不可以暗飞,悄然堕尔秋原之孤白。

幽蟾光短不得长,一星当天病眼黄。鹤于此时何处翔?

不随雅头青,不随鸭头碧。不随愁短南,不随悽燕北。

汝黑汝白不可知,汝南汝北我则思。君不见羽毛如霜膝如铁,汝今虽远游,慎勿使霜毛摧、铁骨折。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三 荠菜

清代 洪亮吉

食荠味苦酸,食藿饥苦并。青青一畦菜,味与萝卜永。

愁看三月三,挑残不留影。

于蔿于

清代 洪亮吉

纵不识颜太师,不可不识元紫芝。纵不识段忠烈,不可不识道州结。

君不见,君家讽颂何纡徐,十篇猗圩沮一曲,于蔿于。

送临贺

清代 洪亮吉

送罪人,乃进职。不负杨临贺,自不肯负国。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 ...

清代 洪亮吉

朝耕山上田,颇苦赤日酷。雨气来北山,蜻蜓满空谷。

家遥糇粮具,释耒坐石屋。日晚牵犊归,下山泥没足。

竹林堂

清代 洪亮吉

宁馨儿,父不知,渠大齇鼻何如斯。齇鼻不惧鬼,射鬼鬼杀尔。

今日当屠猪,急付大官厨。猪来代尔宰天下,竹林堂空鬼亦怕。

十三月

清代 洪亮吉

十三月,狼生貙。十五月,貙生狳。貙生已难御,狳生奈何许。

蛟龙何况得云雨。绛灌无文,随陆无武。以之读书,横览今古。

父作蒙珠离,子作遮须夷。神州扰扰不可止,洛中又出新天子。

三斗葱

清代 洪亮吉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见屈突通。

屈突通,生勋第一死谥忠,只惜面缚来河东。

夜行宿迁道中

清代 洪亮吉

荒原真厌马行迟,不定阴晴四月时。破涧怒雷分雨势,断厓高树表风枝。

无家已绝经年梦,有约先悬出世思。他日故巢相忆处,好寻芳草寄卷施。

登别峰庵望海忽值风雨

清代 洪亮吉

朝曦色染沧溟绿,东望海门如半粟。沧溟突处天荡摇,顷刻已见西来潮。

象山南头蒜山尾,一舸倒流还数里。风威不敌潮势狂,吹角北岸停帆樯。

君不见日居万瓦鳞鳞内,眼暗头低殊不耐。此时怀抱觉暂开,足底隐隐闻惊雷。

天公似把炎蒸洗,东海叱龙龙尽起。一晌江都电影来,翠屏洲上红三里。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