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紫峰阁石龛作

紫峰阁石龛作

清代 洪亮吉

几年扪壁壁忽崩,石顶裂穴藏枯僧。穷冬移来暑复出,爱此云气时熏蒸。

幽崖无风日色断,贴屋惊看蛰虫满。枯僧定后眼忽开,下视山空地轮转。

诗人洪亮吉的古诗

出关作

清代 洪亮吉

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 ...

清代 洪亮吉

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

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

日晚饷北皋,牵衣渡横津。心忆朝诵书,沿途讽逡巡。

丁零王

清代 洪亮吉

丁零中,一隅地,几人称王几人帝。

题阿房宫图

清代 洪亮吉

一百万卒长城中,四十万卒新安东。咸阳闾左已尽发,余者内筑阿房宫。

小刑鞭笞大刑族,趣就咸阳万间屋。连城跨渭百里余,日月光穷许然烛。

秦家筑城非一笞,秦家筑宫连百区。雄心一世至万世,束缚黔首常安居。

可怜绢粉今凄瑟,焦土星星野萤出。版屋祠荒赛百虫,阿房赋冷吟残虱。

噫吁嘻,悯儒乡,火一日。咸阳宫,火三月。君不见,楚人灰红秦烬黑,汉家龙兴由火德。

刘智远

清代 洪亮吉

头颅一掷几不完,改名且复称儒冠。改名谁?刘智远。

后六百年当帝汉,姓名先已成左券。

禄山反

清代 洪亮吉

禄山反,张公知。朱泚逆,姜公知。乌乎宰相有真识,两朝天子转溺惑。

阿房城

清代 洪亮吉

凤凰凤凰止阿房,一雌一雄双翱翔。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雀闭白日。

凤西飞,雀东飞,肠断朱宫复紫堤。锦袍一领军前却,凤皇凤皇不如雀。

金羊床

清代 洪亮吉

阳春有脚不得走,赤帝骑龙作岁首。蛮王笑拥金羊床,琉璃珊瑚琥珀光。

真珠璎珞垂两裆,七月七日华筵张。腰银弓,手金戟,橐驼飞来能啖客。

作佳传

清代 洪亮吉

一丸药,劳侍婢。千斛米,作传纪。彼哉谯周及门弟。

三分窃据孙兴曹。正统那付当途高。君不见一士已没赖半士。

定论早出习凿齿。

柳长官

清代 洪亮吉

届一州,寿天子,柳泌公然为刺史。君不见,丹方莫笑柳长官,郑注药要人心肝。

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 其一

清代 洪亮吉

溪水绿已穷,岩扃忽重闭。日华与山翠,层叠川上腻。

前村爨烟好,穿此石林细。一径山雨来,寥寥入秋气。

中兴功

清代 洪亮吉

中兴功,不可刊。李郭为其易,张许为其难。

当涂道中二首 其一

清代 洪亮吉

稍稍雨洒尘,微微转春气。平原三月中,秾花艳天地。

闲云翳蜂至,春空亦微腻。游蜂与蛱蝶,后时识真意。

所居异乡国,微觉风土异。郊原计尺寸,物力多所弃。

遥遥蜂归心,欣看麦成穗。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 其三

清代 洪亮吉

铅椠频年席未温,十年心迹几朱门。难忘节物偏垂涕,有约乾坤妨受恩。

涉世未妨颜更冷,依人何意舌犹存。萧萧故业斜阳外,共尔无惭廉吏孙。

扑此獠

清代 洪亮吉

还笏起,血渍袍,帘中乃云扑此獠。君不见,此獠扑杀罪亦当,仁师刘洎命合偿。

同邵进士晋涵寻益然大师塔不得

清代 洪亮吉

大师裹足蹁跹衣,佛手曾杀千熊罴。飘然来归竹窗下,野鸟入掌呼晨饥。

浮云白日忽一转,粥鱼声长鬓毛短。缘床鼠怯剑气腥,隔竹猿窥箭瘢满。

旄头星落白虎日,亘亘宇宙当消兵。海滨招鲁岂同调,午日吊屈斯平生。

呜乎男儿生为冤禽死作佛,生忆名山死归骨。天都成云荡胸热,上升为星下作石。

枯残姓氏何足惜,自与此山同始卒。

别惠远城二首 其二

清代 洪亮吉

逐客纵已归,犹念未归客。今宵路岐梦,分道向南北。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其 ...

清代 洪亮吉

尸乡置,客欲愁,三十里进生王头。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垄。

有死士,无生王,王头上殿目尚光。九重真龙为一哭,韩王楚王颜瑟缩。

腐儒造醢理不诬,王头乃复偿腐儒。我来尸乡中,白日忽挂树,乡人说王尚如睹。

君不见,王爱士,士效忠,诚不若项王故人吕马童,手裂王体居奇功。

杀高郁

清代 洪亮吉

唐天子,何太酷,一语居然杀高郁。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 ...

清代 洪亮吉

力耕心志纯,外物不得动。虽经百寒暑,寝息无一梦。

妻孥习辛勤,百世常与共。秋成共欣慰,春至即播种。

年丰赛神毕,腊酒互相送。尚嗔邻家翁,年衰腰足痛。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