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许浑
寄房千里博士
献韶阳相国崔公
早秋三首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高树萤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书剑岂相误,琴樽聊自持。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南阳道中
送李秀才
送友人归荆楚
寄殷尧藩
泊松江渡(一作南游泊船江驿)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
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一作李郢诗)
酬对雪见寄
鸂鶒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神女祠(一作圣女庙)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
与裴三十秀才自越西归望亭阻冻登虎丘山寺精舍
送李溟秀才西行
题愁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399篇诗文
送同年崔先辈
题青山馆(谢公馆)
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秋日早朝(一作秋日候扇)
经马镇西宅(一作马镇西故第)
送客归峡中(一作将赴京师,津亭别萧处士)
途经李翰林墓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晚泊七里滩
灞东题司马郊园(一作题张司马灞东郊园)
旌儒庙
夜泊永乐有怀
赠闲师(一作送令闲上人)
谢亭送别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寓居开元精舍,酬薛秀才见贻
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茅山兼寄李丛时两河用兵)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病中和大夫玩江月
送南陵李少府(李公自淮楚之南昌)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留别赵端公
下第有怀亲友
读戾太子传
题灞西骆隐居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酬殷尧藩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南亭偶题
重游练湖怀旧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洛东兰若夜归(一作自溪东兰若夜归)
洛阳道中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
登尉佗楼
酬钱汝州
溪亭二首
恩德寺
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送段觉归杜曲闲居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僧院影堂
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谢人赠鞭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贻终南山隐者
发灵溪馆
题韦隐居西斋(一作题韦处士山居)
陪郑史君泛舟晚归
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
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
李生弃官入道因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