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得保州老张瓦研

次韵得保州老张瓦研

宋代 洪适

毛颖传既成,陶泓名不朽。陈楮接武来,论交篇籍囿。

千年铜雀台,瓦解沦坤厚。何人澄其泥,颇能髣髴否。

龙公天上客,金兰幸同臭。结束万里行,联翩五旬久。

清谈落玉麈,痛饮尽金斗。咳唾珠玑粲,挥翰不停手。

穷边得佳研,可出老吕右。瓦缶莫雷鸣,龙尾羞牛后。

诗人洪适的古诗

山居二十咏 其五 茶丘

宋代 洪适

半世别玉州,梦忆仙人掌。经丘获鎗旗,清思飘云上。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

宋代 洪适

六月炎天千里移,不期繁蕊便盈枝。向来浑是西垣客,忆得看花草制时。

送范子芬赴浙东机幕

宋代 洪适

男儿三十富春秋,况复才华出辈流。传家不坠右丞相,入幕少佐东诸侯。

梅花颇惜诗人去,草色正牵行客愁。修禊兰亭访陈迹,应怀同醉仲宣楼。

选冠子

宋代 洪适

雨脚报晴,云容呈瑞,夜雪萦盈连昼。千岩曳缟,万瓦堆琼,稍稍冷侵怀袖。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想灞陵桥畔,苦吟缓辔,耸肩寒瘦。
向此际、色映棠阴,香传梅影,寒力更欺尊酒。左符词伯,蛮笺巧思,不道起风飞柳。舞态弓弯,一声低唱,蛾笑绿分烟岫。任杯行潋滟,为公沈醉,莫教停手。

观园人接花

宋代 洪适

植杖看园吏,挥斤接果栽。夺胎移造化,类我借根荄。

一似雀为蛤,能令桃作梅。天工待人力,信手便春来。

丁卯正月十六日作舞漪亭于池上尽废蔬畦植花数十本

宋代 洪适

二年倥偬缓归期,漫作新亭接舞漪。举郡定嗤推不去,故山已讶到何迟。

园官不属藜苋腹,花史好呈桃李姿。待得浮萍是飞絮,谁能爱树一相思。

许倩遣舟送花栽

宋代 洪适

双舟十日涉长湖,瓷斛筠篮且百株。可喜石榴初变白,更惊玉茗不施朱。

临风含笑劳花使,映水分行拥木奴。装点园林娱杖屦,好来一醉倒金壶。

盘洲杂韵上 芝径

宋代 洪适

金茎岂受尘,三秀已通神。不竞铜池瑞,逢兰肯卜邻。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一

宋代 洪适

尘劳昏独志,禄利蚕良心。扫地香一炉,澹然清兴深。

假寐顷刻间,烟霏遂盈襟。联翩珊瑚钩,逼人何骎骎。

次韵伊洛道中

宋代 洪适

万里修邻好,毡裘不乱群。边锋方两解,春事已平分。

发轫鸡三唱,挥毫酒半醺。问途殊未已,返顾羡归云。

谢唐守送朱樱二绝句 其二

宋代 洪适

乳酪醍醐僻郡无,多酸梅子岂吾徒。香擎翠笼青冥出,旧事从谁说上都。

次韵程观过

宋代 洪适

山城寂寂簿书稀,梅际春风一夜归。忽喜烹鱼中有得,恍然挥麈久相违。

折腰岂爱蕲州竹,问汉须寻织女机。奇绝黄山待佳句,何时小雨湿征衣。

盘洲杂韵上 玉灯

宋代 洪适

叶如薏苡长,花比金灯白。一簇蕊宫仙,银灯臧与获。

山居二十咏 其十四 蔷薇

宋代 洪适

竹外霞为幄,花间锦作篱。离宫多怨女,吃吃竟亡隋。

四月十三日流杯次景卢韵寄渭师

宋代 洪适

今年无好雨,曲水未胜杯。谁伴山翁醉,难令俗客陪。

青苔迎马入,绿柳送莺来。纵步濠梁上,垂缗更乐哉。

句南吕薄媚舞

宋代 洪适

可倩,本事愿闻。
答踢软尘之陌,倾一见于月肤;会采萍之洲,迷千娇于雨梦。且蛾眉有伐性之戒,而狐媚无伤人之心。既吐艳于幽闺,能齐芳于节妇。果六尺之躯不庇其伉俪,非三寸之舌可脱于艰难。尚播遗声,得尘高会。
遣兽质人心冰雪肤。名齐节妇古来无。纤罗不蜕西州路,争得人知是艳狐。歌舞既阑,相将好去。

杂咏下 蒲萄

宋代 洪适

虺蔓奋长须,累累明月珠。休传酿酒法,万一误分符。

拟古十三首 其十三 明月何皎皎

宋代 洪适

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窗绮。宛转羞空床,披轩步庭尺。

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

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

天台观

宋代 洪适

芝田环拱碧崔嵬,流瀑高从天际来。飞沫有风长是雪,寒声无日不如雷。

岩前八桂人谁折,溪畔千桃路未开。便觉仙都清昼永,翻愁归路染黄埃。

许倩报白榴已得玉茗未谐以诗趣之

宋代 洪适

万里移根安石国,何年傅粉未知名。须邀玉茗来岩壑,便结琼花作弟兄。

诗客定疑天外得,园人已办腊前迎。东家阿措休相妒,不学秾妆照眼明。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