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洪适
品轧酴醾架,名疑雾淞花。□将□假借,可但鄙金沙。
西江月(再作)
答太守谢牡丹
华发归来不记春,优游学圃傲江村。已欣胜日临千骑,漫折香霞佐一尊。
对竹便当寻曲水,藏花那肯效慈恩。行厨若有真消息,奔走畦丁急扫门。
杨和王挽诗二首 其一
矍铄狨鞯出,魁梧玉带轻。良家三世将,幕府万人英。
长啸临天堑,妖氛散虏营。黄垆有遗恨,不见朔方平。
次韵朱宣州见寄
十载萧萧麋鹿姿,那知出守得同时。黄山白水空孤讽,叠嶂双溪属好诗。
击柝晓传邾子国,举鞭春到习家池。只今霖雨思贤佐,会见丝纶下王墀。
生查子(姚母寿席,以龟游莲叶杯酌酒)
次韵景思谢送四时纂要并惠乳泉且许见顾 其三
青编送似补山房,妙语相酬掩夜光。盗瓮不须睎吏部,将军何日命元方。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一
石月颛门学,儒林誉翕然。齑盐家有塾,菽水坐无毡。
孝永趋庭日,名成佩韘年。流芳千载下,不减汉韦贤。
拟古十三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南北各倦游。昔人重别离,一日嗟三秋。
如何三秋暮,相见尚悠悠。方寸正纡轸,何以写我忧。
仰瞻衡汉移,俯对兰菊遂。臭味虽云同,光尘若为异。
回风凄且发,飘我别时袂。欲知长相思,披衣不胜体。
古柳
异时古木蔽岩阿,去盗来兵厄斧柯。老柳如龙寿千百,独全煨烬傲清波。
盘洲杂韵上 蜂房
石是蜂窠变,蜂来有处藏。不须开户牖,薜荔为穿房。
检校园花
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
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
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
啅雀飞且止,不肯登空枝。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
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
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
旧蹊类陈迹,远圃分芳蕤。结根旬浃间,生意浑熙熙。
微白李赋质,小红桃入肌。柳条无颜色,已含烟雨眉。
游蜂相召引,有底渠先知。地力固自若,大钧不偏私。
竞秀非机巧,向衰非钝迟。万物理固然,飏芬须得时。
章通判挽诗二首 其二
富州春再见,风月款平分。翠竹曾留我,红梅独对君。
遣书成挂剑,挥涕屡沾巾。千里佳城闭,哀笳不得闻。
九日官舍种竹
独整陈编对北窗,烟云浑欲助凄凉。庭前且使竹交翠,篱下从他今自黄。
远官只今同旅泊,壮怀谁复问行藏。携壶已失登临便,不待微吟恨夕阳。
盘洲杂韵上 绿萼梅
香浓逾粉质,碧腻素娥妆。若使羊郎见,仙姿应并芳。
满江红 其四 黄堂席上答太守
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
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探城楼、此际夜如何,更筹一。
人已老,春将毕。临曲水,才旬日。快朝来雨过,鱼儿争出。
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问朱轓、何日到丘园,联綦迹。
留别县僚
满城鼓吹出林坰,珍重来思此日情。共说栖鸾留政迹,自怜展骥坠家声。
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山意川容若相挽,不堪整驾问归程。
杂咏下 巢云轩
羌庐腾爽气,非雾拥楼居。夜鹤能知我,鹪鹩甚起予。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蔡瞻明以诗还行邑鄙卷次韵谢之
凉秋野趣已萧骚,方驾看山念我曹。十日空归才每下,一篇来况曲弥高。
词华若我惭雌霓,笔力惟公掣巨鳌。欲作歌诗兴协律,清朝今日有王褒。
鹧鸪天(次曾守游梅园韵)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答景卢久阴遣闷
戏孙陈二弟 其四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二
杂咏下 重台白莲
答景卢
杂咏下 鱼
汪枢使挽诗二首 其一
杂咏下 月娥留照
次韵曾宏父欲赏山宫梅花
盘洲杂韵上 醒酒石
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韵)
行县道中寄曾谹父
谢景高兄惠鱼蟹
生查子(枕上作)
次韵南京道中
次韵保州闻角 其一
杂咏下 荠
禅林寺
寿秦太师 其三
雪诗用晁无咎韵
交翠亭 其二
次韵梁子正咏棕亭
盘洲杂韵上 人面竹
盘洲杂韵上 双溪
杂咏下 竹村
杂咏下 郊扉
过黄河用上介龙深甫迁居旧韵
道中怀景卢
山居二十咏 其十二 赪桐
次韵范子芬雪中同访曹功显
辛幼安稼轩
渔家傲引
山居二十咏 其六 栗岭
和景卢雨中叹
仙坛院
杂咏下 美可茹亭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 其三
平齐孙致语口号
番禺调笑 其八 贪泉
次韵车中倦吟二首 其二
喜景卢有落成琼楼之约
八月下旬观邸报二绝句 其二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携家游南园)
盘洲杂韵上 斗日红
韩提舶解印致语口号
枢弟挽诗三首 其一
景卢新治西园而亭榭未立以诗趣之
清平乐(次曾守韵)
杂咏下 壁立万仞
开岁五日使君见约同宫使尚书诸丈观山宫梅花因成拙诗
山居二十咏 其三 芝榭
杂咏下 蘼芜
道上致语口号
次韵范守翠微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