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洪适
松关辞旧隐,平步汉甘泉。破虏资长策,丰财简细旃。
救荒阴德大,尚齿达尊全。觞豆怀陈迹,风悲马鬣阡。
次韵景卢野处解嘲之什
地偏不接市廛声,古木参天鹤唳清。台榭迥穷千里目,诗章突过五言城。
花移琼树真无敌,酒换金貂未足荣。灯火归时笙管作,解嘲何事有歌行。
广东水教致语口号
水战横江一百舟,海山楼里坐元侯。偷儿已罢三年伎,猛士聊因五月秋。
不用辟兵酬令节,从今行客但安流。将军尽列长安第,留取楼船震海头。
程通判挽诗二首 其一
力行先孝友,潜处伴耕樵。日奉斑衣戏,风移尺布谣。
白头方得禄,朱绂便登朝。车作骅骝折,松烟喝鼓箫。
山行遇雨
天公作意轰雷霆,风雨骤至神如兵。翻手为云只俄顷,举头见日尤精明。
蚁君一战方奏凯,鸠妇复还已和鸣。税驾欲投佳处所,林间隐隐疏钟声。
盘洲杂韵上 鸡冠
未观金距斗,已怪左轮殷。一夜风霜作,垂头急挂冠。
石道士妙声堂
泉溜古今同,临流万虑空。采芝归绝嶂,添竹映疏丛。
影漾高秋月,声宜深夜风。真清长在耳,何用抚孤桐。
添竹
添竹乘春力,期君共岁寒。青青怀特操,碌碌愧粗官。
尚有哦诗日,尤胜借宅看。他时谁检校,何处报平安。
杂咏下 地簧
塞耳可治聋,下咽多去病。九曝不辞劳,蚤衰谙药性。
怀李氏昆弟二十韵
城南两佳士,英躔名硉矹。相之妙才具,玉笋班中阙。
胡为彯长缨,去去事輗軏。举之登词坛,龙虎榜未揭。
归循南陔兰,不使芳馨歇。胸中蟠五车,一一思英发。
有中清庙瑟,审声知度越。我来贰银菟,接袂俱墨发。
情期胶漆坚,门受车马谒。笔阵几鏖战,君盈我先竭。
别来勤相思,十日倏飘忽。迟明蒙嚣尘,毕景迈崷崒。
跻高怯肩舆,挹秀欣拄笏。泉清甘著齿,岩幽冷萦骨。
西风涌波澜,极望际溟渤。是中三神山,缥缈云出没。
问津旧乘槎,引舟今舍筏。俛首倾缥瓷,独醉径兀兀。
起看天宇开,诗成走邮卒。归欤及中秋,高楼共嘉月。
次韵杨花二首 其二
官路风轻落絮迷,望中高下杂游丝。糁毡拟雪春无际,只有骚人圣得知。
八月下旬观邸报二绝句 其一
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杂咏下 凌霄
天借凭依便,云霄若可凌。莫教风拔木,却羡水飘萍。
山居二十咏 其五 茶丘
半世别玉州,梦忆仙人掌。经丘获鎗旗,清思飘云上。
杂咏下 碧鲜里
劲节旧捎云,新添老大根。何年居此里,著处长儿孙。
登芝榭见景卢所增月台
台榭相望闻语声,茹芝观月有馀清。旁连小隐分三径,细数修篁限一城。
日日杖头思径醉,年年铛脚玩欣荣。谁人知我归欤乐,趁此登临未惮行。
生查子(枕上作)
王母队祝圣致语口号
想像编星拱紫微,龙蛇日暖动旌旗。恭维虹瑞生虞帝,远以鸾骖会宓妃。
云气先飞三足使,风纹不皱六铢衣。君王若问蟠桃木,溜雨霜皮几万围。
许倩遣舟送花栽
双舟十日涉长湖,瓷斛筠篮且百株。可喜石榴初变白,更惊玉茗不施朱。
临风含笑劳花使,映水分行拥木奴。装点园林娱杖屦,好来一醉倒金壶。
满庭芳(景卢有南昌之行,用韵惜别,兼简司马汉章)
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549篇诗文
朝中措(尊兴生辰)
盘洲杂韵上 黄蔷薇
选冠子
盘洲杂韵上 真珠
盘洲杂韵上 绣带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 其一
梦中送妙兴寺僧
盘洲杂韵上 扁舟
陈左相挽诗三首 其二
鹧鸪天 其二 答
次日宏父携家出游而小雨新晴
杂咏下 蕨
答小隐喜得白山茶之报
宏父见招赏梅时范子芬欲行
盘洲杂韵上 丹桂
枢弟挽诗三首 其一
次韵题谢景思少卿药寮
汪枢使挽诗二首 其二
题王氏秀野堂
杂咏下 楚望楼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一
赠崇教寺颜上人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五
道上致语口号
和景严咏新得蒲萄
戏孙陈二弟 其四
寿太师益公 其十一
送吴远泽赴南宫
盘洲杂韵上 泛杯岩
水教致语口号
杂咏下 睡足亭
杂咏下 垂丝海棠
满庭芳(和叶宪韵)
次韵赵州石桥
景卢蠙洲
蓝宪遣人往吴门移洛花未至而去 其二
江鸣玉遗苍梧二苍鹤其一病两日而死陆鲁望诗云医鹤自须监吾乡人医 ...
次韵早行
忆东阁手植花木用雍陶过旧宅看花诗韵
程通判挽诗二首 其二
醉蓬莱(代上陈帅生日)
侣鸥亭
向通判挽诗二首 其一
山中阻雨欲登华顶峰而不果
舣斋观耕
寿王饶州 其二
李沅州挽诗二首 其一
盘洲杂韵上 腊梅
盘洲杂韵上 醒酒石
盘洲杂韵上 啸风岩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 其一 经藏
句降黄龙舞
六月乡城不雨祷赛无应得建康书一雨连半月至以望日丐晴感而有作
句南吕薄媚舞
贺子忱吏部抱膝庵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三
杨和王挽诗二首 其一
和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