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锡封曾奠大彭墟,千古传来事不虚。明月满楼尘影息,仙人曾驾五云车。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二
雨止雪复作,珊珊听瓦鸣。炉存毡罽暖,冰薄砚池清。
喜得青春至,惊添白发生。共传杨子宅,山药胜黄精。
徐州十二咏 其三 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雷塘
吴公台下是雷塘,望断春山碧草长。却笑相逢追往事,樽前犹说舞腰伤。
春兴四首 其一
门外草萋萋,东西路欲迷。莺捎穿树蝶,燕拾落花泥。
深翠笼长薄,流云度碧溪。独携筇竹杖,不觉过桥西。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二 竹坞云林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一
春兴浑无赖,诗篇亦漫吟。老来安散逸,年少忆登临。
碧草萋萋发,浮云忽忽阴。洪崖好山水,怅望隔幽寻。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九
看看腊尽又逢春,想见春来气象新。造物小儿徒自苦,先生已办逐傩人。
豫章十咏 其十 龙沙夕照
龙堆截复环,隐映夕阳间。落霞迷翠渚,霁雪对青山。
津晚人争渡,林寒鸟独还。渔翁收网去,几个钓舟闲。
村居即事十首 其五
了却人缘已白头,卜居喜得林塘幽。轩窗小润值梅雨,帘户轻寒迎麦秋。
往事经心空有梦,此身远俗自忘忧。春归已是吾归后,怪得啼鹃叫未休。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三
茅屋烟村里,渔人十数家。矶头鱼在笱,门外鹭翘沙。
浊酒深浮蚁,扁舟小似瓜。不知江月落,和醉卧芦花。
徐州十二咏 其九 留城
偶然相遇若神交,多少奇谋胜六韬。辟谷归来应却扫,如何四皓又重劳。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八
路逐淮南去,人从蓟北回。青山看渐近,白鸟过还来。
候吏依沙立,征帆背月开。谁家烟雾里,风笛弄清哀。
病起独坐
湿云晚收天宇空,露坐两鬓如飞蓬。蜘蛛仰面弄明月,络纬鼓翼序秋风。
但看节序随流水,不觉形容成老翁。养生幸得少人事,何必绝粒超鸿蒙。
折杨柳歌 其三
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二
欲揽芙蓉上采舟,浦云烟树隔沧洲。眼中秪觉秋光好,何事骚人却怨秋。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三
浩浩东风起,微茫晓日寒。老翁鸠社米,稚子送春盘。
齿痛常妨饮,花开竟懒看。儿孙日一至,聊复慰衰残。
追次虞都御史伯益见寄诗韵二首 其一
贰宪持衡肃柏台,每瞻丰采独徘徊。片言折狱真能事,樽酒论文愧不才。
落月空梁惊梦觉,西风远道寄诗来。料应蓟北河冰解,正是江南使节回。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九
正是车书会,何曾道路难。月涵江影静,风落叶声干。
玉醑春容暖,青绫夜色寒。吴郎诗句好,俊逸许登坛。
结发行
少小为夫妇,结发誓偕老。如何中道间,弃置不相保。
抱恨匪良图,忧心徒懆懆。世上应无连理枝,阶下偏生断肠草。
残妆收玉镜,幽意托瑶琴。寂寞深闺里,谁听白头吟。
江南意
狂风吹游丝,飘扬无定向。若将比郎心,郎心更摇扬。
采采芙蓉花,那能媚春华。含情照秋水,孤芳徒自嗟。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题袁忠敏适耕卷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二
草书歌
棹歌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三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九
送胡文善还金华二首 其一
续十二辰诗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重过扬州
过冀州
杨柳枝词 其四
杨柳枝词 其一
雨后咏怀四首 其一
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 其二
述古 其四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十
代菊荅五首 其三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一
春晴纵步
题兰二首 其一
池馆二首 其一
题静山诗卷
荅杨少傅四首 其一
赋归二首 其二
和胡学士扈从再猎武冈 其一
杨少傅士奇自京以诗惠酒肴随韵赋荅
折杨柳歌 其一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舟中纵目二首 其二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九
正月五日食新
题胡庭辉画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三 沧江烟雨
中秋雨 其一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二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一
病中秋思八首 其三
积雪 其四
题鉴湖图
题黄子久画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抗云楼
春兴四首 其二
江上载书图
徐州十二咏 其一 百步洪
召伯坝 其二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一
秋风辞三阕 其二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一
癸丑元日试笔 其一
万竹轩为胡员外赋
暑中咏怀 其一
拟游仙
题杨庶子万竹图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