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成都杨汇秀才惠邛州竹杖二首 其二

谢成都杨汇秀才惠邛州竹杖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邂逅相逢又别离,骤承佳贶意何其。应怜越绝闲云客,酷似临邛瘦竹枝。

诗人华镇的古诗

苦竹城

宋代 华镇

一叶扁舟激浪花,当时儿女亦惊嗟。归来苦竹城池就,始觉忘家是保家。

蒙云叟司户宠示佳篇若将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韵以呈 其二

宋代 华镇

直须富贵在何时,到手杯行且莫辞。未放沈酣千日醉,何妨酬唱百篇诗。

喜看小雨生新润,要使閒愁破两眉。景物秋来尽佳句,濡毫会看墨成池。

暖斋诗

宋代 华镇

至足无求触处同,小斋和气日冲融。几筵已得啸歌地,赤白何须檐画工。

况有午檐容爱日,曾无北户召寒风。清心迥出尘埃外,讵见高堂数仞崇。

过永城寄知县陈宣德同年三绝句 其三

宋代 华镇

榆叶晚风愁去日,桃花春水喜归时。双凫犹在隋堤柳,准拟同看两岸丝。

诗酒六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大雅读书勤苦外,肯来文会盍簪中。诅盟吾欲出三物,续社君当图九翁。

绿橘未题霜降颗,黄杨才长闰馀丛。后成若援兰亭例,金谷樽看谁罚空。

送湖南提刑安学士 其二

宋代 华镇

节遇中秋挟日馀,哲人来契梦熊时。神澄晓露珠凝彩,气爽秋风喧有枝。

歌裤始喧清赣曲,使星还照碧湘西。太平天子方求旧,但指松椿祝寿祺。

如意院井诗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井德本来无得丧,居迁乃见井有仁。深穿阔甃世不少,闻名索实多非真。

潢污方集已登干,骄阳未久先飞尘。盈虚既与阴晴变,安用华屋床雕银。

崇宁元年五六月,僦居偶在寺井滨。曾经畏日曝累朔,亦见霖雨倾弥旬。

碧痕澄澄古甃上,消长不改苍龙鳞。莫嫌营置近阛阓,莫厌资取多纷纶。

深院无人辘轳静,焉知此井常清新。

寿柯运使 其二

宋代 华镇

晓来迟日上高堂,珠箔玲珑锦席张。玉斝腾波行旨酒,金炉生穗气真香。

融融喜气凝庭户,拂拂歌尘下栋梁。许步桃蹊无以报,但祈眉寿献篇章。

和光道喜和叔得雨兼呈和叔知县乡兄

宋代 华镇

精诚一念格明神,时雨经宵即效珍。政属士龙真有誉,颂成吉甫更无伦。

千畴土脉三冬起,百里根荄一日春。自古移风由美化,善良从此在吾民。

用韵谢越帅程给事

宋代 华镇

大屏元侯重荐论,自惭蹇浅匪多闻。已当壮齿逢清世,敢向南山簧白云。

宴以笙簧终永日,宠将珠玉焕新文。愿凭陶铸冲天去,黄阁门前拜使君。

出院有日用前韵与诸公叙别

宋代 华镇

频年承乏选贤关,自惜生居黍谷寒。雠尽加三难自暇,听残敲五逅求安。

蒙恩邂逅真多乐,已事分飞亦足欢。从此尘劳能脱否,待寻蜀客试占看。

送邦彦赴阙

宋代 华镇

士林休复叹栖鸾,已向青云刷羽翰。汉殿旧闻称锦绣,燕堂当见擢芝兰。

张帆正值霜风劲,策马何辞晓月寒。解道此行须特达,倾囊却愧乏琅玕。

咏古十六首 其五

宋代 华镇

首在战国时,吴生固多奇。弱鲁偶以将,彊齐不能支。

聿来守西河,纵横各有施。黔首乐无贰,财用日以滋。

士卒思致命,官事咸允釐。韩赵既来宾,秦人怯东窥。

魏郊首多垒,中外安且熙。当时计其功,谁复相等夷。

盛德乃不器,中智各有宜。由来秉国钧,不类提军绥。

论列谩纷错,至当难重违。桓桓盖世气,低徊下卑辞。

赠越倅胡郎中

宋代 华镇

天上元宵后,中阶瑞气豪。乾坤扶睿哲,山岳孕英髦。

识量东溟阔,才华北斗高。序迁登半刺,清选陟诸曹。

庆旦回新律,邦人荐寿醪。椿龄祈永固,荣应吕虔刀。

和高邮监税李光道承务 其一

宋代 华镇

论交未必须白头,邂逅相逢辖屡投。识似方诸能鉴物,言非萱草自忘忧。

诗书已见勤追琢,筦库何妨暂滞留。但喜荒斋得佳咏,清风和气日休休。

过永城寄知县陈宣德同年三绝句 其二

宋代 华镇

昔年同看杏园春,十载徒劳走路尘。试问风前拢板女,何如月下倚楼人。

和都城腊日雪

宋代 华镇

同云为瑞上圆清,腊日飞花落帝城。双阙渐迷鸳瓦碧,九街匀罩曲尘轻。

戴溪有月舟方远,袁巷无人路自平。却爱马卿词赋好,梁园一座尽知倾。

湖南运使程大卿寿

宋代 华镇

时来嘉会一阳新,庆属高门诞哲人。杞梓挺材周世用,圭璋含德足天纯。

酒熏爱日凝和气,香触寒梅发早春。密运阴功方寸地,默增遐算有明神。

和林安圣承议别试所即事

宋代 华镇

骤阻文闱密密关,不堪霖雨作新寒。暂违尘鞅閒还好,喜得朋簪陈可安。

樽俎不陈无过举,笑谈相酢有馀欢。共知佳节行相近,须把程文继日看。

历阳试院闻角

宋代 华镇

英雄颠沛亦风流,长啸寒生画角愁。今日江城朝暮引,空教鸥鹭起沙头。

华镇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