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叔凭惜春 其一

和叔凭惜春 其一

宋代 华镇

无计可能留永日,有情何用惜芳春。明年还似今年好,

诗人华镇的古诗

送道守董朝散

宋代 华镇

香穗氤氲杂瑞烟,条风新转早春天。桑蓬庆集侯门日,铜竹荣居分閤年。

清晓十分圆玉兔,寒宵万斛照金莲。祝诗聊致官曹意,上古灵椿自八千。

杂咏三首 其三

宋代 华镇

日曝山头土欲焦,全家冒日走岧峣。石泉绝涧阶千级,岭路穿云线一条。

借问裹粮朝历险,何如坦腹夜吹箫。□□□□□□□,□□□□□□□。

送德器移光州仙居令

宋代 华镇

邂逅旧惭无半面,追随今恨只三旬。高才锋颖凌长剑,和气舒迟压九春。

百里莫言犹偪仄,三年亦可薄经纶。古丹应有遗方在,好使灵功被此民。

登舟夜作

宋代 华镇

一揖天官籍姓名,半年归计杳难成。夜来梦觉篷窗冷,枕底惊闻汴水声。

诗酒六首 其三

宋代 华镇

辞宦各归千里外,满城不出数家中。得诗夜共嘲骚客,次韵时来寄子翁。

已分鹭鸾垂翠葆,尚能鱼目斗珠丛。人生閒里还无此,白首光阴过莫空。

会稽览古诗 其五 双笋石

宋代 华镇

千尺相高卓翠珉,雨馀云外露璘珣。鼎湖龙去苍髯断,三载丛花不记春。

送敏修赴官钜鹿

宋代 华镇

蜩鸴悠悠祇可怜,抢榆控地已飘然。早闻达识无诸蔽,晚挹清风胜所传。

会面已欣浑似旧,开怀还肯便忘年。渌波碧草芳春日,忍咏江生送别篇。

戴溪

宋代 华镇

月华雪彩照长川,一叶扁舟破紫烟。十二瑶台登赏夜,清光长似昔时天。

渡岭

宋代 华镇

岭路林梢一线通,肩舆直上破林风。眼前遥见东山树,却顾青衫愧谢公。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鸣禽断残梦,寒衾有馀温。褰帷览东窗,朝阳汎晴暾。

晨兴不知倦,摄衣步南轩。碧瓦无寒霜,芳露浥兰荪。

东风苦未竞,愁见阴云屯。登高远四望,极目际郊原。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南枝碎玉飘溟濛,春光次第海天东。紫囊夜发香中瑞,芳蹊不用夭桃红。

开谢忍从风日下,形容聊寄笺毫中。珠玉交辉色璀璨,埙篪迭奏声和同。

园林光价远莫从,造化机权疑未公。会须折向玉峰去,追随鸣佩摇天风。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九

宋代 华镇

东郊接南陌,芳树缭脩堤。疏雨敛轻埃,十里平如坻。

云日弄晴阴,烟花淡低迷。往来多騕袅,踯躅赴东西。

紫骝连钱花,青骢碧玉蹄。轩头剥秋兔,阔臆竦鸣鸡。

金镳来玲珑,玉校光高低。促缰合组绣,脩策琢玻瓈。

顾影敛逸足,迎风郁长嘶。不逢王武子,与解锦障泥。

舟中昼寝同官陈尉见过从人不报起来以诗谢之

宋代 华镇

懒将心绪逐波流,攲枕蓬窗万虑休。贪逐化人游帝阙,不知梅福过扁舟。

广述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飘风入阊阖,九陌起黄埃。馺遝振鸣珂,驰驱东西来。

侧足凑高明,珠箔为褰开。附会崇岳友,沮誉牛李侪。

倾侧竞姿媚,谈笑足诙谐。朝为道旁客,暮为廊庙才。

如何首阳人,怅望黄金台。所得竟斗筲,回首良可哀。

安见郑子真,谷口日徘徊。嘉声满朝野,何用苦自媒。

野岸白莲

宋代 华镇

越溪深处楚江湄,玉刻冰裁一两枝。天借明蟾滋秀色,云垂清露润丰肌。

解知洁素风神远,始觉红鲜品格卑。何日曲池亭槛上,细看朝暮弄轻飔。

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三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策足年来据要津,渐分符竹寄兵民。双旌卷雾辉霜日,驷马骄风蹀路尘。

魏晋河山元险固,陶唐风俗本深淳。铦锋爽鉴清夷旦,报政应须笑鲁人。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

宋代 华镇

晴春厌密处,驾言出林坰。舍车步蘅皋,缓带遵兰汀。

长林合葱茜,绿阴透虚明。上有迁谷莺,下闻求友声。

风和簧舌稳,薄暮耳犹倾。归辀俯俄景,脩路尚安行。

华铺闭深院,嘉树列前庭。高梧荫绮窗,媚柳拂朱甍。

安得谷中侣,晨昏此飞鸣。

蒙云叟司户宠示佳篇若将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韵以呈 其一

宋代 华镇

来时春半忽惊秋,思虑关心欲破头。符竹徒劳乘绝障,舆图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终难已,欲问皇天肯断休。樽酒且须浇垒块,不须更作畔牢愁。

诗酒六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文力尤能草上风,后生横槊斗诗中。诸君共利先登将,一我甘为流次翁。

水至细流皆入海,材为直木必由丛。笔端衮衮淳于夥,未觅膏油炙毂空。

赠越倅胡郎中

宋代 华镇

天上元宵后,中阶瑞气豪。乾坤扶睿哲,山岳孕英髦。

识量东溟阔,才华北斗高。序迁登半刺,清选陟诸曹。

庆旦回新律,邦人荐寿醪。椿龄祈永固,荣应吕虔刀。

华镇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