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 其一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南枝碎玉飘溟濛,春光次第海天东。紫囊夜发香中瑞,芳蹊不用夭桃红。

开谢忍从风日下,形容聊寄笺毫中。珠玉交辉色璀璨,埙篪迭奏声和同。

园林光价远莫从,造化机权疑未公。会须折向玉峰去,追随鸣佩摇天风。

诗人华镇的古诗

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宋代 华镇

世人画梅赋丹粉,山僧画梅匀水墨。浅笼深染起高低,烟胶翻在瑶华色。

寒枝鳞皴节目老,似战高风声淅沥。三苞两朵笔不烦,全开半函如向日。

疏点粉黄危欲动,纵扫香须轻有力。不待孤根暖气回,分明写出春消息。

大空声色本无有,宫徵青黄随世识。达人玄览彻根源,耳观目听纵横得。

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白黑。佳句殷勤致两番,深情邂逅高双璧。

不愁开谢逐东风,全胜当年陇头驿。

缑氏道中口占

宋代 华镇

人道自有上天梯,尘暗灵襟路却迷。不见吹笙王子晋,独乘玄鹤碧嵩西。

海门道中望熟山寄知县朱宣德

宋代 华镇

一抹青山倚碧虚,遥知山下是仙居。东风桃叶堪乘兴,不畏长江畏简书。

和陈承事喜雨应祈见贺

宋代 华镇

空阶昨夜响淋漓,正是东皋渴雨时。蝼蚁未应能有感,乾坤自是气无私。

已知协气通三壤,想见嘉禾秀两岐。更待秋冬高廪后,与君同赋誉尧诗。

赵防禦新辟小斋诗以贻之

宋代 华镇

隐操真全不待山,小斋新辟户常关。窗延昼白明丹府,炉养春和润玉颜。

何必金丝喧晓夕,祇将槌拂伴虚闲。人间兴味元恬淡,不见轮飞倦后还。

渡岭

宋代 华镇

岭路林梢一线通,肩舆直上破林风。眼前遥见东山树,却顾青衫愧谢公。

挽饶法主

宋代 华镇

缁服薰修九十春,法筵长为指通津。经窗未冷铜炉火,已作他方应化身。

东海

宋代 华镇

谁谓沧溟远,吾家曲槛东。灵潮随月长,积水与天通。

白鸟长沙外,青峰薄雾中。星槎在何处,屈指待秋风。

过永城寄知县陈宣德同年三绝句 其一

宋代 华镇

惜别欣逢一纪馀,世途惟我最差池。当时侠少无年少,今日青丝有白丝。

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 ...

宋代 华镇

品汇皆从化育成,无根神草为谁生。吾皇茂德参天地,好向甘泉植九重。

闻酒香戏作

宋代 华镇

下蚓盈泉腹,高蝉溢露肠。如何不能饮,空羡瓮头香。

寄赠永嘉郑先生

宋代 华镇

荥阳人物世仍有,文雅风流传巳久。广文独步天宝年,才名曾在诸公右。

新诗高陪屈宋游,神翰远与钟王偶。更觉丹青到微妙,独将造化争妍丑。

一封入奏蓬莱陪,三绝题自君王手。当时盛事虽云远,今日高风曾未朽。

亲逢夫子沧海头,重起清芬百年后。倦游不肯依梁苑,尚德自甘耕谷口。

方外聪明已木鸡,人间事变皆刍狗。子云寂寞守儋石,靖节轩昂遗五斗。

不试惟令曲艺工,久幽更觉机神厚。诗情渺与江湘迥,画笔能教鬼神走。

论工子建已知亲,较胜长康未应负。所嗟藻鉴阔楚越,犹使佳名在林薮。

邂逅虽知近岩壑,栖迟尚苦拘尘垢。明明冰玉长在怀,望望烟霞屡骧首。

何日倾心听诵诗,他时洗眼看挥帚。狂歌且寄草堂客,佳句终惭杜陵叟。

和高邮监税李光道承务 其一

宋代 华镇

论交未必须白头,邂逅相逢辖屡投。识似方诸能鉴物,言非萱草自忘忧。

诗书已见勤追琢,筦库何妨暂滞留。但喜荒斋得佳咏,清风和气日休休。

和刘叔怀见寄三绝句 其一

宋代 华镇

风前双鹤舞金衣,来送新诗过竹扉。逸响琤瑽鸣玉脆,雕章飘绝朵云飞。

会稽览古诗 其六 放马涧

宋代 华镇

春草茸茸涧水清,路人犹记昔时名。金羁纵后双蹄逸,想见风前蹀躞声。

过牛头山

宋代 华镇

千岩秀处是家山,东望重江未可还。今日马头逢翠阜,且垂鞭袖一开颜。

宣化道上望钟山

宋代 华镇

望外江山千万重,北山秀气冠江东。可怜秋月澄明夜,怨鹤长悲蕙帐空。

题海鹤

宋代 华镇

仙禽西过万年枝,人道飞鸣是路岐。几向静中陪振鹭,也曾高处见长离。

共知天上闻声韵,直羡风前刷羽仪。好与便随行缀去,舞韶应自有嘉时。

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 其五

宋代 华镇

曾乘碧海驭风舟,几挹苍崖喷雪流。想得更当和鼎重,也应须记赏心幽。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玄机冥运依鸿濛,执规岁岁来司东。乘时剪裁驭大巧,梢头几度铺青红。

匡庐幽香谁见赏,直须为瑞芳华中。馀寒未尽已烂缦,似领千花修会同。

贵名旧尊木芍药,第品应许居上公。愿分灵根遍四海,充塞天地皆香风。

华镇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