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华镇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杂咏 其八
馺遝鸣驺里巷喧,殷勤来觅孝廉船。千年亲见风流事,不是空闻旧史传。
试院初闻蟋蟀
窗前落尽梧桐叶,床下新闻蟋蟀声。瘦骨不禁秋气重,夜深虚幌梦魂清。
闻酒香戏作
下蚓盈泉腹,高蝉溢露肠。如何不能饮,空羡瓮头香。
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世人画梅赋丹粉,山僧画梅匀水墨。浅笼深染起高低,烟胶翻在瑶华色。
寒枝鳞皴节目老,似战高风声淅沥。三苞两朵笔不烦,全开半函如向日。
疏点粉黄危欲动,纵扫香须轻有力。不待孤根暖气回,分明写出春消息。
大空声色本无有,宫徵青黄随世识。达人玄览彻根源,耳观目听纵横得。
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白黑。佳句殷勤致两番,深情邂逅高双璧。
不愁开谢逐东风,全胜当年陇头驿。
会稽览古诗 其三 樵风泾
碧山重叠水溶溶,南北朝来旦暮风。岩壑会稽真胜绝,樵苏犹是汉三公。
高邮张生出所得诗画一轴求余作诗因书
千岩秀处有扁舟,不驾樵风欲五秋。金咮未应甘腐鼠,霜翎时自漠昆邱。
尘埃漠漠长扃户,云月漫漫独倚楼。好事古来常恨少,碧霄清思为君搜。
新开河
淮山畎浍奔东海,注作陂池地形改。浊水曾无五尺深,惊涛便欲千寻骇。
人鱼漏网逞胸臆,老蚌乘阴弄光彩。东风吹断西来流,见尔枯虚当可待。
再经西禅寺二绝句 其二
三时五度到西禅,春雪秋风暑湿天。试问经窗长宴坐,何如尘路走终年。
如意院井诗二首 其一
太平兴国古佛刹,小院得名如意轮。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
阔容三尺白银瓮,深可二丈青丝缗。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鸣钟声歇更漏促,天鸡初报扶桑晨。
侧肩接足负担者,排闼争凑苍苔唇。丝瓶上下掉孔急,语笑嘈杂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
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 其三
一来海角舣扁舟,两见天南大火流。钟鼓不闻昏自晓,柴荆常闭冷还幽。
和刘叔怀见寄三绝句 其一
风前双鹤舞金衣,来送新诗过竹扉。逸响琤瑽鸣玉脆,雕章飘绝朵云飞。
元老十二丈教授就馆西城因以寄之
谁教蹇步蹑丹梯,曾是先生振所迷。始喜草庐依郡北,旋聆绛帐出城西。
仪韶久合为虞凤,伏鹄犹劳似鲁鸡。却爱春风嘉树下,依然还见旧成蹊。
方城道中值雨
重云三日锁前山,麦陇泥涂尚未乾。行路春光已
巫山神女诗
巫娥美无度,绰约姑射伦。冰雪照肌骨,被服丹霞裙。
兰膏皆臭腐,天香有清芬。手提瑶华枝,乘鸾弄氤氲。
缅邈相光彩,杳然丧尘纷。楚王梦见之,三岁情如醺。
伊人竟何许,宛在阳台下。宋生未见称,朝暮自云雨。
贾太傅庙
夫子生何代,漂流正所宜。长鸣那易赏,合抱固难施。
碧藓封遗井,丹枫落旧祠。日斜飞鵩过,依约赋成时。
缑氏道中口占
人道自有上天梯,尘暗灵襟路却迷。不见吹笙王子晋,独乘玄鹤碧嵩西。
阴影
升时冉冉落如飞,乌兔由来不自持。莫作人间天上语,有中都是一成亏。
送道守董朝散
香穗氤氲杂瑞烟,条风新转早春天。桑蓬庆集侯门日,铜竹荣居分閤年。
清晓十分圆玉兔,寒宵万斛照金莲。祝诗聊致官曹意,上古灵椿自八千。
和李子约户曹四纪权室
主人才术照几先,虚室端居宰利权。谁觉市征非往日,自知岁课埒当年。
高梧六月生秋色,修竹三冬起紫烟。平日纷纷讥识地,不妨澄寂事经禅。
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三首 其三
养狙有感谁非是,塞马无因自去来。人见终军持汉节,世闻郭隗上燕台。
九门天上云泥隔,三径山阴梦想开。青琐黄扉严密地,待看旌旆应时回。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寿柯运使 其一
过涧
赠越倅胡郎中
出院有日用前韵与诸公叙别
诗酒六首 其三
咏古十六首 其七
登舟夜作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八
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 ...
金庭洞天
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 其四
次韵酬刘处道
会稽览古诗 其一 铁门限
陪和守宴城楼罢留望江山怀古
长沙王庙
和石太傅钱清僧舍围炉余时先往萧山不预其会
花村二首 其一
咏古十六首 其三
暖斋诗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四
千瓣二色桃花
列子观
次韵和刘五秀才重阳不见菊诗
用韵谢越帅程给事
书李西台诗帖
诗酒六首 其一
田园四时 其一 冬
崇宁元年五月十六日天汉桥月下閒步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 其一
苦竹城
咏古十六首 其十三
元丰六年二月检田凌塘中马上口占因简德器主簿
起工
和河南府倅程朝散缑氏僧舍题壁
送湖南提刑安学士 其二
挽严四府君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五
谢成都杨汇秀才惠邛州竹杖二首 其一
叶县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二
挽宗岳张尊师
云溪行
郊原 其一
近日
送越倅胡郎中入京
杂咏三首 其三
题西成轩
海门道中望熟山寄知县朱宣德
寿蔡大资
和纯翁新秋夜雨
和孙秀才醉中二首 其二
寄焦公泽
赠孙纯臣居士
蒙云叟司户宠示佳篇若将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韵以呈 其一
咏古十六首 其五
襄阳道中望鹿门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