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田六娘子下火
浮生三十二春秋,方始修行肯转头。底事又随云雨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休休休,不用愁,聚散还同水上沤。直饶寿得三十岁,不免输他这一筹。
拟寒山寺 其一二九
日暮片云愁,边廷战未休。万人齐拚命,一将独封侯。
孙武子兵法,田将军火牛。算来成底事,总是百冤头。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八
云笼大野,迦叶攒眉。雨洒长天,空生下泪。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九
透过无心种种休,松间石上自悠悠。田园不用争疆界,大地都来一指头。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
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
数间茅屋不堪忧,底事来为粥饭头。赖有劫初铃子在,随贫随富自风流。
入定观音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
送暹禅者出京
毕竟归山是胜游,道人阅世本无求。小舟东下轻如叶,回首红尘一笑休。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洞庭十二偈 其三
日出卯,参禅切忌生机巧。近来衲子学虚头,未曾吃饭先言饱。
孙保义求偈
省缘知足常安乐,广费多求损道情。闹市门头祖师意,放教心地坦然平。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焦山句句是药,祇要时人安乐。费尽巴豆砒日,转见七零八落。
诸人步步是病,终日头旋眼运。祇管以火救火,不解头正尾正。
答天宁讷和尚
老来多睡胜春蚕,五蕴山头卓个庵。随分饥餐渴饮过,不知何地见同参。
拟寒山寺 其一一○
人如食檗虫,通身总是苦。吃苦尚不休,抵死钻头做。
古人知此味,念念求退步。乐道山林间,荣枯谁管汝。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独秀峰前一朵春,为传消息岂辞辛。归祏觅取住山斧,作个丛林向上人。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色身康健莫贪眠,作务辛勤要向前。不见确坊卢行者,祖堂衣钵是渠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欲识本来体,海里使风山上船。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七
物物到心上,全心物自闲。古今城郭里,得者住如山。
但愿清风生两腋,不愁无路到人间。
示求禅者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拟寒山寺 其七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
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影响各相似,洗耳听佛说。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圆照法空禅师
拟寒山寺 其一○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七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五
真州檀越求偈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二十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拟寒山寺 其八
拟寒山寺 其八十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三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三十
答葛待制 其一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五
偈二首 其一
诫杀偈十首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拟寒山寺 其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六
颂古
诫杀偈十首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和信和尚 其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一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 ...
阅佛鉴禅师语录
小师般砖造塔
和尧峰泉老 清辉轩
睡起戏题
送珍禅者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升堂颂古二十二首 其十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劝晨朝食素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一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魏先生下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