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一朝失一朝,一瞬老一瞬。去生渐渐远,去死渐渐近。
愿君倒指数,光阴有几寸。蓦被死魔牵,前头多闷闷。
念弥陀颂 其六
不是山僧说是非,修行魔事要君知。直须紧峭草鞋底,透过娑婆五欲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一
忆昔在山日,眠云并枕石。如今城里居,欲去去不得。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
修是他心,不如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
示表禅者
放下千斤重担子,重归岩谷旧三椽。不须苦觅扬州鹤,伴我林间骨碖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欲识本来体,海里使风山上船。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四
今朝吃粥太晚,徐六街头担饭。只知打鼓升堂,不觉又是吃饭。
吃粥了吃饭,吃饭了吃粥。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八
道在何曾在间然,休分城市与林泉。重来痂法栖禅处,依旧清风满目前。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一
富甚足忧烦,贫甚多饥饿。要于贫富间,知足随缘过。
人生不知足,贪财是贪祸。黑暗功德天,寻常一处坐。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一
主人公诺听我语,死生流转无停住。今日忙兮明日忙,灵光一点何时悟。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二
大法流通千有春,西山犹未识金文。琅函玉轴照岩谷,想见龙神亦喜欣。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寒松门底如张盖,招引嘉宾眼倍青。方丈老人迎送少,未应因汝下幽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千般说,万般喻,特地令人转不悟。西风昨夜泄天机,郁郁黄花香满路。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五
出家要清闲,却被人使唤。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
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
拟寒山寺 其六十四
人云我聪明,识尽天下理。逐日弄精魂,长年钻故纸。
自家一个心,殊不知落地。及乎死到来,看你无巴鼻。
题也休庵 其二
唱歌楼上语风流,你既无心我也休。打著郎君心里事,从前恩爱冷啾啾。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色身康健莫贪眠,作务辛勤要向前。不见确坊卢行者,祖堂衣钵是渠传。
拟寒山寺 其一
我爱寒山子,身贫心自如。吟诗无韵度,烧火有工夫。
弊垢衣慵洗,鬅鬙发懒梳。相逢但长啸,肉眼岂知渠。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
昔时说有千般,今日看无一种。等闲拈转虚空,始得平生受用。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四
主人公诺听我说,百岁光阴如电掣。四十五十不回头,问君更待何时节。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任是流金铄石时,此泉澄湛满幽池。白龟闻已献天子,何似蹒跚在淤泥。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五
题寒食花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三
包山开井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退步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二四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五
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寄东禅玿和尚
魏先生下火
颂古三十首 其七
拟寒山寺 其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
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四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天人礼枯骨
诫杀偈十首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四
因胜澄禅师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拟寒山寺 其十七
入定观音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二
拟寒山寺 其一○九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七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四
题吕城接待院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八
和信和尚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偈三首 其二
诸禅人散灰 其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颂古三十首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寄寿春沂和尚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三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五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四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