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采桑

采桑

唐代 王建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诗人王建的古诗

调笑令·罗袖

唐代 王建

罗袖,罗袖,
暗舞春风依旧。
遥看歌舞玉楼,
好日新妆坐愁。
愁坐,愁坐,
一世虚生虚过。

寄上韩愈侍郎

唐代 王建

重登大学领儒流,学浪词锋压九州。不以雄名疏野贱,
唯压直气折王侯。咏伤松桂青山瘦,取尽珠玑碧海愁。
叙述异篇经总别,鞭驱险句最先投。碑文合遣贞魂谢,
史笔应令谄骨羞。清俸探压还酒债,黄金旋得起书楼。
参来拟设官人礼,朝退多逢月阁游。见说云泉求住处,
若无知荐一生休。

长安县后亭看画

唐代 王建

水冻横桥雪满池,新排石笋绕巴篱。
县门斜掩无人吏,看画双飞白鹭鸶。

人家看花

唐代 王建

年少狂疏逐君马,去来憔悴到京华。
恨无闲地栽仙药,长傍人家看好花。

题石瓮寺

唐代 王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
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邯郸主人

唐代 王建

远客无主人,夜投邯郸市。飞蛾绕残烛,半夜人醉起。
垆边酒家女,遗我缃绮被。合成双凤花,宛转不相离。
纵令颜色改,勿遣合欢异。一念始为难,万金谁足贵。
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风群鸟翔,裴回别离此。

送衣曲

唐代 王建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妇人不知道径处,
但上新移军近远。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絮时厚厚绵纂纂,
贵欲征人身上暖。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昭应李郎中见贻佳作次韵奉酬

唐代 王建

窗户风凉四面开,陶公爱晚上高台。中庭不热青山入,
野水初晴白鸟来。精思道心缘境熟,粗疏文字见诗回。
诸生围绕新篇读,玉阙仙官少此才。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唐代 王建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
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唐代 王建

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词。
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

别曲

唐代 王建

毒蛇在肠疮满背,去年别家今别弟。
马头对哭各东西,天边柳絮无根蒂。

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

唐代 王建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
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
秦川少妇生离别。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

唐代 王建

使回高品满城传,亲见沂公在阵前。百里旗幡冲即断,
两重衣甲射皆穿。探知点检兵应怯,算得新移栅未坚。
营被数惊乘势破,将经频败遂生全。密招残寇防人觉,
遥斩元凶恐自专。首让诸军无敢近,功归部曲不争先。
开通州县斜连海,交割山河直到燕。战马散驱还逐草,
肉牛齐散却耕田。府中独拜将军贵,门下兼分宰相权。
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赠溪翁

唐代 王建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失钗怨

唐代 王建

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嫁时女伴与作妆,
头戴此钗如凤凰。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
镜中乍无失髻样,初起犹疑在床上。高楼翠钿飘舞尘,
明日从头一遍新。

送魏州李相公

唐代 王建

百代功勋一日成,三年五度换双旌。闲来不对人论战,
难处长先自请行。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降兵。
当朝面受新恩去,算料妖星不敢生。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代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
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赠郭将军

唐代 王建

承恩新拜上将军,当直巡更近五云。天下表章经院过,
宫中语笑隔墙闻。密封计策非时奏,别赐衣裳到处薰。
向晚临阶看号簿,眼前风景任支分。

伤近者不见

唐代 王建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华清宫感旧

唐代 王建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辇前月照罗衫泪,
马上风吹蜡烛灰。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3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