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堪笑浮生只偶然,蹉跎八十更馀年。七朝阅历惭何补,三畏操存谩自坚。
避地衰迟耽广莫,遭时草昧任播迁。真机原在仪容表,纵有丹书未易传。
和木生添丁韵
草堂冉冉带春星,辉映郁葱绕户庭。曙色当窗流霭碧,兰芽向日效砌青。
娱孙漫效分甘老,贻训应知学易丁。眼下未须闲计较,先人旧有一函经。
与李唐谷
岁月悠悠两鬓知,长安又复转干支。欣逢嵩祝流虹日,正是鹓联簉羽时。
春上高榆辉锁闼,霜飞白简凛彤墀。匡时赖有丝纶手,便我归与咏紫芝。
中秋前二日荣王西园月夕宴
秋到西园一洞开,更于何处觅蓬莱。池光荡漾迎风入,亭敞清虚送月来。
三匝青乌栖得树,几枝香桂影浮杯。承恩恍坐寒宫里,领略霓裳醉后回。
邵伯道上
湖堤纡且远,夹道促游缰。翠浪平平展,轻帆个个扬。
渔人归棹晚,牧竖歌声长。惟有脩途客,劳劳暮出疆。
十五日过观音岩
崒嵂倚天开,空中结妙台。慈航留旧迹,石室迥尘埃。
碧草凝寒露,玄芝厌绿苔。引眸朝气爽,应拟小蓬莱。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二
薇垣烂熳春,桃片点阶匀。风里排香阵,槛前布锦茵。
游蜂深得意,粉蝶也骄人。分付黄鹂鸟,莫催景色频。
哭临儿 其八
不是钟情爱独偏,先人世业一经传。浮名末路惭予老,跨步脩途消尔前。
死去难消千古恨,悲来谁为二亲怜。輀车况是湖湘迥,惆怅篷窗消粤天。
归田十首 其七
拟学尊生老斫轮,归途喜听马蹄频。先将草檄移花坞,早倩松风扫石尘。
朋好不须新结社,鸥群应许旧盟人。轻舟已认回头岸,不似从前浪梗新。
家眷至衙
朗陵三度阅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老妇携来孙与子,一堂相聚宦为家。
流莺巧弄春风袅,弱柳柔翻暖日斜。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
衙署观桃 其二
嫩碧柔香共郁森,无劳短屐陟遥岑。春深署里还堪赏,桃傍柳边正可寻。
未问栽时谁氏手,且看开处满庭阴。去年花也今年似,两度悠悠节序心。
寿梁直生八十一
抽簪归卧草玄宅,著述无营得大年。八十昆仑才一核,五千道德吸重编。
霞觞醉吸瑶池月,阶树芳分玉井莲。清福如公今有几,愿求要诀授庭坚。
寄刘亲家
倦飞未得遂幽栖,遥忆名园显水西。拂槛兰枝凝露馥,满窗花影闹禽啼。
一从客楚漂蓬梗,几度惊心动鼓鼙。四次乞骸归梦亟,主恩应许共渔溪。
五羊舟行
帆挂通津桥,乘流趁暮潮。江云迎棹迥,岸草逐船摇。
回首家山隔,关心客路迢。天涯双浪迹,何日是逍遥。
方束归装得陆周明世兄书有怀老师及诸兄因寄答
别来又觉绿葵肥,节序天涯转眼非。南极一星光射斗,东阶群凤彩翻衣。
君开紫剑看龙跃,我认清溪狎鹭飞。吴水粤山风雨改,嘤鸣声气共因依。
似熊侄衙归
桂花香散翠岚天,不尽离思向浦船。赖得新书充旅橐,何妨旧絮月寒烟。
湖湘皓月孤帆影,朗水凄风万木颠。归到乡园梅正白,好从词社斗芳妍。
哭临儿 其三
携母间关入楚乡,惊心烽火几傍徨。祇缘定省晨昏急,才得趋承菽水将。
两折庭枝四月恶,风凋蜀魄五更狂。情关父子诚难割,况是承祧冢子良。
邵陵别意七首 其六 孝廉文学
养翮图南任所飞,芹池飞跃有真机。秋光正好抟羊角,春色还看振凤辉。
桃李参差争向日,丝纶早晚坐垂矶。临歧娓娓无多语,北阙东山各自依。
又寻朱考亭张南轩二先生讲堂拜其遗趾
洞辟苍崖俗累稀,流风犹在讲堂非。四箴有石看来旧,万赖无声深欲微。
寒色浅深知节序,野花开落是真机。偶来揽胜因怀古,山鸟自啼还自飞。
九江道上
淩虚高塔拥旌幢,水色连天日九江。翠点青山云袅袅,波摇野艇国双双。
每思故国怜春树,却望并州是楚邦。试听枝头黄鸟语,声声似弄送春腔。
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
去腊此时逐武冈,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归杨柳,犹觉寒风透客裳。
白发岂牵三尺绶,青山频结九回肠。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乡心度夕阳。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阅大计报
与张融我宪副斋捧北上直奴警戒心朝暮相依雅爱真切兼承佳刻见教答 ...
豫儿归
寄与区郎
湘乡道上立春
和何云侣年兄
浦城入观告别
衡山偶遇君常约游衡山不果
和荔圃长春
寿梁我泉九十一
仲春偶过绿香亭见墙畔野菜肥嫩摘烹以供晚食口占
寿吉藩承奉司黄濯阳
八十一自述
元旦朝贺
至日舟中
挽陈慈舟亲家
过袁中郎故居有忆小脩年兄
闻四兄养病
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
落梅十首 其十
遣价归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和郭伯从何木生添孙韵
陈芬阁过访 其一
叱石八景 其三 峭壁淩汉
辛巳元旦
卖花音
衙署观桃 其三
京师别李伯襄何卜熙
答陈芬阁
荆门道中
憨谋
和上人炤乘
又前韵
欧阳氏东华精舍册
辰阳署中赏荼薇
赠别堪舆刘纶甫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
再过桃源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又步韵自述 其一
元旦拜圣节回
玄从洞
送别赵叔良 其二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一
武冈道中小年
寄李卜大
陆四兄双清亭登高
苦雨刘韵
衙署观桃 其一
代寿岳丈
未成眠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登高郭伯从韵
陈芬阁过访 其二
落梅十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