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三月葵芳沼水湾,幽人得趣几曾悭。云开日丽花添丽,风静花闲主亦闲。
剩有丹心堪结子,可无白酒一怡颜。从来春色难关住,任出墙头薜荔间。
庚辰初度答何文学韵
公馀散屐绿苔铺,一片閒情被鸟呼。虚度星霜那可问,老来乡国不堪殊。
凭谁天际霓裳调,醒我尘缘旅梦孤。素性自分惟用拙,虚舟免得世人虞。
寄长沙蔡司理
梗迹联舟楫,归来若忆君。湘江澄法曜,岳麓霭慈云。
楚粤那堪隔,岁华忽又分。衡阳有雁度,消息可相闻。
斋捧启行
于役出常城,骊歌攒客程。马蹄翻夜月,树色拂前旌。
趋阙皇华使,远臣献曝情。郑图正可绘,将以达承明。
登七星岩绝顶
寻幽骋望认烟萝,郭外晴光散碧阿。露八层云星可摘,胜穷叠巘象为罗。
瓷游汗漫闲方得,任受清凉兴转多。试问上方披衲者,炎蒸虽灼奈人何。
哭临儿 其十
堕地年来三十三,结盟集友共图南。电光倏忽迷深叇,剑气微茫落碧潭。
同社朋来悲失侣,些章歌罢泪沾褴。伤心最是倚闾处,萧索其如白发鬖。
侍经筵
趋朝日日聚群英,三老班联集五更。奎壁光飏辉帝座,典坟秘阐焕离明。
既资讲席敷文考,定酌端流净甲兵。宴颊酣馀歌起喜,欢腾阊阖醉春莺。
寄归永言兄
寒冬一剑涉天涯,客路间关感物华。隐隐浮云攒万岫,漫漫浅水荡孤艖。
计程不惮都畿远,回首那堪岭树遮。燕市虽然春色近,犹怀昔日咏梅花。
梁毓丽五舅话旧
四十馀年覕眼抛,几回夜月忆知交。班荆堪笑双蓬鬓,薄暮低徊一水抛。
未把尘谈搀野趣,只抽旧绪当风嘲。联床信宿嫌宵短,莫厌频来笋可肴。
区敬庭舅诗扇寄寿依韵答之
家山缥缈隔崔嵬,玄鹤呼朋客未归。两度冈城留拂袖,几回楚国月翻衣。
凭将赤鲤来青玉,乍觉风光到紫薇。何物磨人羞览镜,不禁清梦逐霞飞。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国栋如公也杞楠,十年谢屐古冈南。如何推毂蒲轮日,遂策乘云驾鹤骖。
贯索星悬谁可及,空怜舂杵讵能堪。天涯絮酒和涕洒,衡岳风凄望蔚蓝。
贺小泽梁学培进庠
门前流水碧漫漫,久育灵鲲长羽翰。乍见泮池鱼露角,还期溟海翮高抟。
若非破浪乘风志,谁作中流击楫看。阅世莫言知遇晚,临渊宜羡网正宽。
岳州从陆登舟顺风过临湘新堤市
岳阳城外道,晴日暮云降。骋望群峰万,乘流泛棹双。
远渡浮碧落,返照漾船窗。傍岸呼童去,沽壶醉暮江。
加衔湖北
轻帆拟向豫章西,忽入新纶下碧溪。岂是桃芳仙可问,只因地僻拙堪栖。
马蹄还认归时路,鸿爪犹存旧日泥。其奈日惭鼯枝短,救时何以慰苍黎。
辛巳元旦 其二
梗迹蹉跎天一涯,苍茫寒色度清斋。频窥镜里怜霜鬓,那禁春来怆旅怀。
懒向风尘分醒醉,但随造物任安排。相思榆社团炉处,带晓鹒声隔树谐。
赋赠容贞子因怀其先君旧约
久负登临屐,到来意豁然。池浮林影渺,山逗翠岚连。
笑语青天外,閒情古木前。回思畴昔约,翘首白云巅。
和晚眺 其一
薄暮舒眸迥,荒原野色盈。树连苍海色,云罩碧波平。
行客投村憩,农夫辍犊耕。转怜生计拙,呼仆理芜菁。
张山宿民房
驰驱入夜少村烟,容膝一窝荻苇编。一枕倦眠鸡唤起,寒风又齧早行鞭。
唐磐石五世兄话别 其一
袂把天涯喜欲狂,且抛尘事共相将。子西遮莫前身是,彭蠡堪誇逸兴长。
聒聒鸠声侵客坐,霏霏梅雨洒离肠。淡交不问弹冯铗,赖有南薰送远航。
京师别李伯襄何卜熙
春风花发满长安,得意何人跃马看。延水双龙腾紫气,汉廷三策并琅玕。
踟蹰解袂绨袍重,慷慨担囊敝貉寒。赖有金兰意气在,相期宁肯负弹冠。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三
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邻舫呼筹急,那知客里心。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旅中书怀
九月步吴道师壁间韵 其二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一
区敬庭舅荔圃话旧 其一
刘浣玉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和张泰岩谒伏波将军庙志感之作时在滇招降普寇也
途中午日忆家前韵
访容鼎子亲家承雅款赋谢
入桃源
顾义仲访余常德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和大云上人
甲申除日见荔圃桃开
又与谢文学为珍侄适初君常端伟僧念今湛波西庵同集分得莲字
归田十首 其二
方束归装得陆周明世兄书有怀老师及诸兄因寄答
水亭赏花
初度写怀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过铜陵县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
又依韵
衡州道中
归田十首 其八
武冈道中小年
憨性
十五夜麓庵赏月步韵
过袁中郎故居有忆小脩年兄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平乐起岸
代寿岳丈
和上人炤乘
落梅十首 其五
衙斋春日偶成
德山前韵
余舅六十一
得允请报告
答区舅问病
九月过绿乡亭见黄菊盛开有感
拜父亲遗像
寄李卜大
邵伯道上
京邸立春
送别赵叔良 其二
似熊侄衙归
落梅十首 其一
澧州早行 其三
落梅十首 其十
九日梅花
别陈轶今兄归粤
将至永兴
阳台晚望山在汉川城外以候按台驻
归田十首 其七
桂林道中
冒嵩少公祖见惠佳刻诗扇答谢
郯城道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