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石城苍壁倚岧峣,俯瞰长河抱郭遥。帆影萦烟随浪渺,山光入座马云飘。
独怜呼马频惊鹤,何异督邮苦折腰。赋就归来松菊径,千秋谁不羡高标。
寄洪承畴亨九同年
四十年来兰茝缘,数千里外隔云天。羹调鼎鼐消冰雪,雨洒干矛靖燧烟。
霄汉丘园星自异,曲江池草梦徒悬。民情到处堪图绘,郑侠前模今也传。
舟过三水凝生韵
扬帆逐队来,风急浪花开。因看溪边柳,还思圃里梅。
水分三派港,云缀几重峐。快向春明道,黄金已筑台。
衡山偶遇君常约游衡山不果
两载分携阮北南,旅途邂逅两情酣。先将乡事询消息,随把名山从讨参。
羡尔得从方外友,惭予犹策暑中骖。何时解脱名缰缚,挥麈悠悠不二谈。
挽李门生
沆瀣契投恩义殊,名蜚琐闼焕青蒲。星轺才远燕山路,鹏鸟骤翔浙水隅。
射斗剑沉金粟洽,飞霜简堕洛江徂。讣闻瑟罢湘灵渺,一片愁云暗夕晡。
荆门道中
日夕驱车底事忙,轻烟笼树淡山装。野花开遍斜侵径,阵阵乘风扑袖香。
过衡阳闻竞渡声
旅途忘节序,龙鼓一惊心。竞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
未能休辙迹,复尔度高岑。倦鸟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迎春赋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
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
赠平若乃弟
剡水悠悠一棹过,芬蒸兰味谱情多。季方高况星垂座,伯玉馀风雅入歌。
无奈倦游惊岁月,遂令离恨动烟波。归家若问浮尘迹,已傍渔矶理钓蓑。
为完我母舅双寿
晋笙何处碧空闻,引动蹁跹舞鹤群。鹤算千年才七秩,烟光五色也双薰。
芸香牙轴瓷游衍,荆树兰枝共郁芬。不用希夷传道诀,金山云亦华山云。
入桃源
浪说避秦自昔年,秦人踪迹却茫然。欲寻洞口栽花处,那得渔郎鼓棹前。
即看桑麻连野外,居然鸡犬傍云边。山情水味间方得,何事劳劳未息肩。
余舅六十一
岁籥回庚正值辰,梅开子月点苔茵。三千世界原无著,六十年光又转新。
勿问青箱犹负债,且倾白酒适閒身。西龙桥畔一湾水,漾月浮鸥不老春。
和上人炤乘
渥沭恩光告老臣,归来丛桂一番春。山中好结青莲侣,物外笑闲白发身。
云带磬声仍是旧,纱笼墨迹久弥新。可能借我逃禅地,筇随飞锡不嫌频。
邵陵别意七首 其四 曾十洲
红尘不到野堂飞,何幸亲承杜德机。北海杯领酣独醉,南窗日就枕馀辉。
相将栽柳拈花手,指点栖云睡鹭矶。赋续归来成远别,双清阁上梦频依。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一
黄鹂二月转疏帘,桐华辉辉映石楠。邺架芸翻车满五,梁园春暖径函三。
和风皎月人相似,鲍逸庾新韵孰参。赖有江河王百谷,蛩鸣也得佐玄谈。
和宗室干锥
谁氏声高武麓前,璇源毓派也多贤。河间自昔流光远,词赋于今大雅传。
欲览上林春色好,先看芸局笔花鲜。八纮力辟兔置阔,凤羽期觇彩蔚然。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梗迹憩行晚,相逢节义家。庭前戏彩袖,阶畔长兰芽。
青壁重湖海,醇醪醉脸霞。那堪南浦去,月色照梅花。
加衔湖北
轻帆拟向豫章西,忽入新纶下碧溪。岂是桃芳仙可问,只因地僻拙堪栖。
马蹄还认归时路,鸿爪犹存旧日泥。其奈日惭鼯枝短,救时何以慰苍黎。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丹枫穿日洒阴层,搜壑寻幽处处登。若悟安心原有偈,谁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烟岚幕,幡定风清梵贝灯。兴剧不知禽语夕,钟声树杪隔林腾。
乘风夜至芜湖
风和涛浪静,舟子坐船头。月色帆边挂,江声枕底流。
晴霞光艳艳,晚桨荡悠悠。岸泊芜城外,鸣金报客舟。
上疏
彩云缥缈护枫林,新主谁无负曝心。北塞烽烟劳旰食,南床鹭序献丹箴。
敢云狂瞽资帷略,聊以细流佐海深。中使奉传宫阙迥,天颜咫尺有馀钦。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陈芬阁过访 其一
寄刘亲家
黄澹岩中翰濂溪先生爱莲池小酌
家眷至衙
元宵雨雪
何琨瑶壶峤长椿图
送别赵叔良 其一
憨叟初登叱石岩
元旦朝贺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
喜晴刘韵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赋得芝兰玉树谢养元老郎君泮游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早发浈阳峡
赠陈司理貤封并之官乾州
南雄沙水村别四兄诸侄
忍非馆为李扶乾表侄步韵
赠别堪舆刘纶甫
和宗室凤岐扇诗
别陆周明四奇
又代永觉作
寄与区郎
请告致仕
又前韵
又步韵自述 其二
寄归简诵谦丈
浦城入观告别
哭临儿 其十
叱石八景 其三 峭壁淩汉
刘亲家初度素酌
乐昌发舟
十八日过牛头石
似熊侄衙归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二十九日途中偶成
元旦拜圣节回
贺小泽梁学培进庠
过沙水珠玑村
宿湘潭和壁韵
辰阳署中赏荼薇
宜章有怀
衡州道中
初度自嘲
归田十首 其八
辛巳元旦
得报添曾孙志喜
容亲家惠寿品有西洋酒并诗依韵
过铜陵县
斋捧启行
陈芬阁过访 其二
又莫启瑶在坐因有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寿宇祥侄七十一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三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将至永兴
李四尹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