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道从平石入章城,山径云岚马首生。啼鸟骄春迎鼓角,和风夹道己旗旌。
昔年知己嗟萍梗,此日驱车促客程。景物渐殊乡语别,歧分楚粤重关情。
耕夫
一间茅屋傍田编,夫妇耕耘甚自便。当面青山云冉冉,比邻绿树是娟娟。
繇来较是量非事,不到披蓑戴笠边。还却租钱魂梦稳,新醅初熟醉芳年。
泊梧州
舟泊梧城一水长,乡音仿佛是吾乡。先人遗迹碑阴在,隔岸环山草色香。
途次怀唐谷
久阔相携绪万端,那堪此日又征鞍。新莺声里天南北,倦马嘶来言杳漫。
灯下清言茅店梦,月前孤影驿亭寒。殷勤不尽临歧语,都附江云渭树看。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
不定浮踪几浪游,云山随处望中收。远舒眉黛烟岚抹,近泻松涛紫翠流。
万景总然非实著,一心聊以比虚舟。长途无计销炎酷,惟有林泉下亦秋。
衙署观桃 其四
迟日桃花对柳森,光浮林杪翠连岑。香从风绪飘来远,趣向閒中静里寻。
豁眼绛英兼绿叶,怡神高影又疏阴。乡园亦有桃花坞,一处看心两处心。
和上人炤乘
渥沭恩光告老臣,归来丛桂一番春。山中好结青莲侣,物外笑闲白发身。
云带磬声仍是旧,纱笼墨迹久弥新。可能借我逃禅地,筇随飞锡不嫌频。
辛巳元旦 其二
梗迹蹉跎天一涯,苍茫寒色度清斋。频窥镜里怜霜鬓,那禁春来怆旅怀。
懒向风尘分醒醉,但随造物任安排。相思榆社团炉处,带晓鹒声隔树谐。
区敬庭舅荔圃话旧 其一
足音久不闻,乍得慰离群。潇散阮孚屐,踏开杜岭云。
亭前清籁静,花底话言芬。三十馀年事,悠言对夕曛。
乐昌发舟
归心计日九回肠,急棹远泷到乐昌。回首楚天云漠漠,喜看越岭树苍苍。
也知儿女勤相望,况有旅情不遄飏。侵晓解维乘舶趠,顺风去处是吾乡。
忆三兄
韵叶熏篪谊特隆,相从官邸燕闽中。原鸰遽咽寒霜月,邻杵乍残白露风。
古巷烟花怜失主,东亭花好为谁红。虽云七十由来少,其奈钟情恨不穷。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流水纡回枕碧邱,丛林高处豁双眸。岚光远度晴峰翠,树影阴移法宇幽。
暂托杯中消俗累,应知物外有天游。前驺无奈催行急,又向花源驿道脩。
挽秋涛先生
时难始识特操殊,为国捐躯孰可符。名义心存危愈厉,纲常身任断尤扶。
泪流不断九江水,节亮无惭六矢弧。我共櫜鞬君独厄,忠魂料得气吞胡。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车马纷纷紫陌尘,无情草木自知春。枝头啼鸟如迎客,路上行人恨别群。
莱峒草堂荆树茂,宜民桥馆绨袍氲。况逢岁晚思更切,信是名缰逐此身。
春间偶成
春浓春事揽春情,雨湿桃花褪绛英。才得放衙閒散步,细听黄鸟隔林声。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松林葱郁驿途长,偃尽虬龙古色苍。谡谡凭风涛有韵,亭亭笼日鸟还凉。
输他啼鸟栖枝稳,应笑行人去路忙。珍重勿须频剪伐,垂阴差得比甘棠。
变产
书契复书契,临书却惘然。非关居室拙,只为遭时偏。
身外倘来物,胸中随处天。烟云堪结伴,荷锸过前村。
九江道上
淩虚高塔拥旌幢,水色连天日九江。翠点青山云袅袅,波摇野艇国双双。
每思故国怜春树,却望并州是楚邦。试听枝头黄鸟语,声声似弄送春腔。
叱石八景 其八 岚巘樵歌
横抹烟岚影缓移,山南山北与樵宜。呼群扳磴欢情惬,戴笠穿林野兴怡。
歌和禽啼随意晚,响承风递出岩迟。悠悠馀韵归途近,世事纷纷那管知。
同刘亲家何凝生江门发舟步韵
十载家园逸,世途复苦人。鸥群才别主,草色似迎宾。
清夜联轻舫,和风拂角巾。莱山回首处,渐觉隔飞尘。
元宵雨雪
谩道驰禁乐春城,阴叆经旬未放晴。灯月总归寒悄息,管弦半入雨淋声。
满腔春意都无韵,扑几梅花颇有情。官舍萧然围榾柮,平章影物句难成。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落梅十首 其十
中秋前二日荣王西园月夕宴
岳州从陆登舟顺风过临湘新堤市
赠杨金山堪舆
又前韵
寄曾儆炫父母
过袁中郎故居有忆小脩年兄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上疏
刘亲家初度素酌
武冈道中小年
过沙水珠玑村
落梅十首 其六
浦城入观告别
欧阳氏东华精舍册
苦雨刘韵
游飞来寺
寄长沙蔡司理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三
九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署中梅初开
衡州道中
途中午日忆家前韵
哭唐元朴老师
寿锦袍罗
石首道中书所见
初度写怀
戊寅元旦祝圣回
宿蓝桥村
寿梁我泉九十一
区敬庭舅诗扇寄寿依韵答之
叱石八景 其三 峭壁淩汉
归田十首 其五
又莫启瑶在坐因有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衙署观桃 其二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得报添曾孙志喜
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
和韵
叱石八景 其二 谷里泉琴
和张泰岩谒伏波将军庙志感之作时在滇招降普寇也
落梅十首 其一
寿宇祥侄七十一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和水南方恒侄见寄 其二
访容鼎子亲家承雅款赋谢
和水南方恒侄见寄 其一
送容亲家
又代永觉作
二十七日宿护城驲饮主家吴名扬
迎春赋
永觉表侄署中小酌
阅大计报
邵陵别意七首 其五 府州县
陆四兄双清亭登高
加衔湖北
德山前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