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道情偈

道情偈

唐代 贯休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诗人贯休的古诗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唐代 贯休

珠殿香輧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
见说仙中亦有僧。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
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送卢舍人朝觐

唐代 贯休

膻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圣真千载圣,明必万年明。
重德须朝觐,流年不可轻。洪才传出世,清甲得高名。
罕玉藏无映,嵇松画不成。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
烧阔荆州熟,霞新岘首晴。重重尧雨露,去去汉公卿。
白发应从白,清贫但更清。梦缘丹陛险,春傍彩衣生。
既握钟繇笔,须调傅说羹。倘因星使出,一望问支铿。

送颢雅禅师

唐代 贯休

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芬陀利香释驎虎,
幡吹冒雪争迎取。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
手提金桴打金鼓。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
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寄拄杖上王使君

唐代 贯休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观李翰林真二首

唐代 贯休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茫茫曲

唐代 贯休

茫茫复茫茫,满眼皆埃尘。莫言白发多,深深是愁筋。
未达苦雕伪,及达多不仁。浅深与高低,尽能生棘榛。
茫茫四大愁杀人。

怀武昌栖一二首

唐代 贯休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只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
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

别冯使君

唐代 贯休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本师头白须归去,
太在门清愿再来。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

怀高真动二首

唐代 贯休

知尔今何处,孤高独不群。论诗唯许我,穷易到无文。
贳酒儿穿雪,寻僧月照云。何时再相见,兵寇尚纷纷。
久别无消息,今秋忽得书。诸孤婚嫁苦,求己世情疏。
乱甚无乔木,溪多不钓鱼。只应金岳色,如尔复如余。

寄西山胡汾

唐代 贯休

待价欲要君,山前独灌园。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
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论。

明进士北斋避暑

唐代 贯休

相访多冲雨,由来德有邻。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只应江海上,还作狎鸥人。

读顾况歌行

唐代 贯休

雪泥露金冰滴瓦,枫柽火著僧留坐。忽睹逋翁一轴歌,
始觉诗魔辜负我。花飞飞,雪霏霏,三珠树晓珠累累。
妖狐爬出西子骨,雷车拶破织女机。忆昔鄱阳寺中见一碣,
逋翁词兮逋翁札。庾翼未伏王右军,李白不知谁拟杀。
别,别,若非仙眼应难别。不可说,不可说,
离乱乱离应打折。

新猿

唐代 贯休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唐代 贯休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更无人望青山立,
空有帆冲夜色来。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送李铏赴举

唐代 贯休

诗业务经纶,新皆意外新。因知登第榜,不著不平人。
句得孤舟月,心飞九陌尘。明年相贺日,应到曲江滨。

酬周相公见赠

唐代 贯休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
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
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唐代 贯休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句喜悦,社已得宗雷。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怀二三朝友

唐代 贯休

伤心复伤心,流光似飞电。有惠骊龙十斛珠,
不如一见君子面。愁人复愁人,满眼皆埃尘。
有惠黄金一万斤,不如一见于仁人。我昔读诗书,
如今尽抛也。只记得田叔孟温舒,帝王满口呼长者。

送僧归天台寺

唐代 贯休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唐代 贯休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
闍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
贯休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