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烟云没冈陵,惊闻北雁声。风寒姜被煖,棹急郭舟轻。
相送日还日,分携情系情。他宵遥有忆,两地月同明。
和容亲家借馆
僻园只可避浮华,点缀凭谁景色加。彩笔纵横翻荇藻,俗尘扫净盼风沙。
鸥闲每盼扬雄室,客至时烹陆羽茶。太乙老人爱俊逸,藜光昨夜到山家。
七夕雨
雨洗炎氛秋色新,飘飘寒叶井梧频。云遮鸟鹊虚宵月,星度银河暗庆辰。
天上谩言逢又别,人间每见屈还伸。阮咸犊鼻从吾拙,何事纷纷乞巧人。
寄归简诵谦丈
三载论文细,交游重雉坛。离情泛曲水,客念感严寒。
掉舫乘潮易,思君行路难。相期何所语,拭目看鹏抟。
和华阳宗室曙谷
吏事何胶扰,天潢邂逅奇。投欢怜脱俗,相见恨无迟。
珠吐挥毫处,云生扫素时。河间流韵远,千载惬心期。
将至永兴
蹊路盘纡小,行人淩树杪。翻来麦浪轻,啼去乌声老。
雨歇度斜阳,霞舒笼碧草。相将到永城,夫仆趋前道。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
不定浮踪几浪游,云山随处望中收。远舒眉黛烟岚抹,近泻松涛紫翠流。
万景总然非实著,一心聊以比虚舟。长途无计销炎酷,惟有林泉下亦秋。
又代永觉作
千寻玉树旧元和,七子于今载咏歌。高翥曾图溟海翮,閒居甘老碧山阿。
弧南辉映金茎润,婺宿光浮菊水波。小阮漫随襕袖队,参差阶畔共婆娑。
和宗室凤岐扇诗
梅花正绽腊,柳眼又舒年。乍捧阳春调,恰逢雪月天。
珠从赤水得,茧自兰庭悬。披拂祛尘虑,氤氲意独颛。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四
幽寻何必谢家墩,树色岚光叠叠浑。山鸟不猜忘机老,啼声如劝酌芳樽。
欲凭真率消长日,且藉徜徉狎放言。隔断炎尘无溽暑,林端新月挂微痕。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二
竹坞梅庄墩又墩,穿林散步主宾浑。山花献彩当霞锦,荔子浮香佐晚樽。
止可閒情收野趣,勿将世事杂清言。盘桓勿觉牛羊下,踏遍苔莓屐有痕。
五羊舟行
帆挂通津桥,乘流趁暮潮。江云迎棹迥,岸草逐船摇。
回首家山隔,关心客路迢。天涯双浪迹,何日是逍遥。
阳台晚望山在汉川城外以候按台驻
巀嶪孤峰倚碧霄,阳台旧迹几昏朝。水兼天去晴川渺,山度江来光壁遥。
四望烟光浮晚翠,数声啼鸟弄春娇。有无云雨都休问,且得半閒物外消。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邸第招邀入画堂,日迟风暖属春王。花燃火树分梅艳,灯映明珠混月光。
谁架虹桥来咫尺,恍从仙侣共相将。芳宵自是留人住,酣赏何辞夜未央。
上疏
彩云缥缈护枫林,新主谁无负曝心。北塞烽烟劳旰食,南床鹭序献丹箴。
敢云狂瞽资帷略,聊以细流佐海深。中使奉传宫阙迥,天颜咫尺有馀钦。
寄寿耀皭侄六十一
山房盟结几何时,六十韶华又转支。白发相侵俱老大,戆心犹在只童儿。
试看宦邸尘飞急,那似家山睡起迟。解组抽簪应不远,鸥凫重与结心知。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
昔日勤奔趋,重逢亦复然。相看吾鬓上,已是雪花巅。
试问今时事,何如十载前。盘旋又别去,搔首夕阳边。
玄从洞
策急马蹄轻,看看近郡城。探奇寻石洞,采胜惬游情。
不用五丁凿,自然双柱擎。虚堂排宴饮,暮霭湿前程。
与李唐谷
岁月悠悠两鬓知,长安又复转干支。欣逢嵩祝流虹日,正是鹓联簉羽时。
春上高榆辉锁闼,霜飞白简凛彤墀。匡时赖有丝纶手,便我归与咏紫芝。
和何云侣年兄
昔曾逐队上明庭,早赋閒居唤我醒。泗水扬辉呈极宿,阮山分映丙兰英。
庚联乙丙生成序,诗并埙篪唱和情。七十馀年过眼是,共看阶树竞华嬴。
挽崇滚弟
尔我同庚如骨肉,相随宦邸鹤音和。十年三径陶然共,千古一朝颜奈何。
去岁欢颜浮柏斝,今时青泪湿春罗。栽蔬隙地间抛却,谁为编篱护薜萝。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登高郭伯从韵
闻四兄养病
憨叟初登叱石岩
又莫启瑶在坐因色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赍捧回任
除夕二首 其二
和晚眺 其一
途次怀唐谷
初度写怀
入桃源
寿梁直生八十一
署中梅初开
寄归永言兄
归初寄怀石藏孙
唐磐石五世兄话别 其一
石首道中书所见
得允请报告
中秋前二日荣王西园月夕宴
永觉表侄署中小酌
阳朔晚泊
贺容子宽表弟泮游
感堂表叔见访
陈芬阁过访 其一
舟中忆椿萱
旅中书怀
冒嵩少公祖见惠佳刻诗扇答谢
春间偶成
驿舍早行
归田十首 其七
和荔圃长春
南雄沙水村别四兄诸侄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落梅十首 其五
邵陵别意七首 其六 孝廉文学
梁毓丽五舅话旧
浦城入观告别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得报添曾孙志喜
区敬庭舅诗扇寄寿依韵答之
寄与区郎
变产
哭唐元朴老师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宿蓝桥村
署中闻临儿衡州诞子
元旦赴朝先雨后晴
宿山口民房
寄寿台宇兄六十一
游馀仙洞
去金陵十四载矣斋捧偶过昔日铜台旧交无一在者感赋
叱石八景 其三 峭壁淩汉
转南台
过常德杨侍御留饮曹郡伯在坐旋别去有稚童跪送于郊不知谁氏子也
落梅十首 其六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又步韵自述 其一
挽秋涛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