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二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二

元代 黄清老

园林步春晓,芳径澹已开。日出露未晞,孤吟池上台。

虚阁纳翠光,砚寒欲生苔。清坐契心赏,白云时入来。

君子晚相识,南山碧崔嵬。

诗人黄清老的古诗

山行二首 其一

元代 黄清老

爱山不知倦,缓步成幽寻。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

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

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其一

元代 黄清老

天香出金门,春色动远山。使者持节去,翩如跨双鸾。

崔嵬嵩少峰,卓立乾坤夜。中夜南极浮,星河绕天坛。

石室有宝书,泉鸣玉珊珊。安得揖浮丘,青云骖羽翰。

登岸书所见寄魏亨道

元代 黄清老

紫霞摇日花满川,渔翁不归鸥在船。白云悠然渡水去,平野秋色青连天。

夜宴友人席上有怀志能照磨暮春会同年所作因寄二首 其一

元代 黄清老

碧池开冰朱夏凉,瑶席倚翠芙蕖香。清歌夜半起秋籁,妙舞风前月露光。

云行星月递隐见,雁度河汉相低昂。青山对面隔一水,渺渺长空愁欲霜。

送马编修

元代 黄清老

军山流水绕旴城,曾记维舟听晓莺。君过柳阴聊驻马,春风叶叶是离情。

访子威都事不遇

元代 黄清老

清晓抱绿绮,来就夫君弹。
夫君久已出,野水流花间。
石涧度微雨,秋生湖上山。
松阴坐永日,心与云俱闲。
人事有离合,白鸥聊共还。

送欧子归旴并寄江西诸友

元代 黄清老

旴水曾游处,燕城独眺时。雁来惟我在,叶落祇秋知。

风雨连今昔,江湖重别离。送君芳草色,千里见相思。

县令行

元代 黄清老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灵丹一粒肯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元代 黄清老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阴。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

一童驱牛涉古岸,草烟惨澹迷目观。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

一童踞策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

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

福山庵

元代 黄清老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
书灯夜摇动,雾气侵几阁。
开扉得新月,欲掩见栖雀。
烟霞暂相违,笔砚庶有托。
但留松间雪,付与双白鹤。
庭柯换故叶,林竹脱新箨。
何日芝草开,拏舟赴前约。

钱塘怀友

元代 黄清老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赠江玉成

元代 黄清老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送杨信父归临江

元代 黄清老

自别武夷君,海水落几丈。当年尊俎地,颠倒叠横嶂。

君从山中来,应见桃花开。秦人笑相语,愧我非仙才。

茫茫八极中,云月秋徘徊。苦吟不出门,孤负黄金罍。

划然西风生,拂我琴边埃。愿从双白鹤,去去不复回。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四

元代 黄清老

漫道从军乐,风霜只独居。三年辽水上,不得一行书。

古乐府三首 其一

元代 黄清老

君好锦绣段,妾好明月珠。锦绣可为服,服美令人愚。

不如珠夜光,可以照读书。

兴圣殿进史

元代 黄清老

瑶编初进侍清光,日丽龙池昼刻长。堤柳染成春水色,宫花并入露炉香。

金壶洒露层阶滑,玉椀分冰广殿凉。矇瞍似知天意喜,凤笙新奏五云章。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 其二

元代 黄清老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元代 黄清老

麦熟天乍热,开轩理瑶琴。兹晨有客至,一径苍苔深。

日出树影倒,旷坐分绿阴。清谈落馀花,松风杂幽禽。

君子希道德,永言结同心。

寄刘宰凤溪

元代 黄清老

玉署芸香课石经,江湖无复旧诗名。日移宫树春怀友,花落天阶晓听莺。

沧海料应流不尽,白云安得与同行。君行十八滩头路,为说相思万里情。

送海东之

元代 黄清老

海东之,玉关之人奈子何!一朝趋试当大廷,搜奇抉秘如悬河。

胸中二三策,发愤精研磨。中山兔毫渴濡染,绿文臣研出大沱。

御卷足挥霍,如见山人泰华江之番。紫髯长戟冻不折,浊流鼓枻冰峨峨。

得官固好好,东之情最真,遂使吾侬日相亲。不誇文字雄,退与寒士相推尊。

淫哇郑卫非所云,阖闾城边种杨柳,柳江柳子子亦闻。

我有刻玉书,愿与穷朝昏。子若修之可凌云,不废世间功与名。

况闻子弟功策勋,一门科第凡五人。琼林之中翱且翔,如此文文而章章。

所以青城樵者有歌曰:海东之,兄弟三人如凤凰。

我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再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

黄清老

黄清老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74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