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清老
仙标何处来?一寒倚寒玉。晴窗见疏林,座上春可掬。
山阴带残雪,水影兼远绿。珍重孤竹君,岁寒伴幽独。
天运不已岁时又春学已可乎作自勉诗呈李□初教授诸公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
半轩依竹閒听雨,千里怀人欲抱琴。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渺难寻。
登平远台鳌顶峰
六鳌簸荡玄圃碎,三岛崩腾失空翠。海风掣断南山云,分我沧江半江水。
台南岩谷青岌岌,奇松怪石作人立。山巅恐有风雨来,林径空濛落花湿。
水东屴崱结平绿,积雾飞岚坐堪掬。蓬莱迢迢几万里,一碧天光浸寒玉。
吟翁回首看不足,缓步策驴度空谷。谁知咫尺山中幽,望断残晖立修竹。
赠江玉成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二
采荇归来午,花梢日转廊。绿阴凉似水,不用洗红妆。
古乐府三首 其一
君好锦绣段,妾好明月珠。锦绣可为服,服美令人愚。
不如珠夜光,可以照读书。
柳絮风
三月韶光天气清,游丝舒卷太无情。微飘帘幕当春昼,乱扑亭台似雪晴。
醉脸欲吹新燕弱,舞腰初软落花轻。江头点点行人泪,相逐离歌洒客程。
送海东之
海东之,玉关之人奈子何!一朝趋试当大廷,搜奇抉秘如悬河。
胸中二三策,发愤精研磨。中山兔毫渴濡染,绿文臣研出大沱。
御卷足挥霍,如见山人泰华江之番。紫髯长戟冻不折,浊流鼓枻冰峨峨。
得官固好好,东之情最真,遂使吾侬日相亲。不誇文字雄,退与寒士相推尊。
淫哇郑卫非所云,阖闾城边种杨柳,柳江柳子子亦闻。
我有刻玉书,愿与穷朝昏。子若修之可凌云,不废世间功与名。
况闻子弟功策勋,一门科第凡五人。琼林之中翱且翔,如此文文而章章。
所以青城樵者有歌曰:海东之,兄弟三人如凤凰。
我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再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
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四
狂风卷茅屋,遥见溪上山。人生有遇合,离别何足叹。
黄鹄将西归,临水振羽翰。我有双明珠,置之青云端。
朝朝复暮暮,照君千里还。
古乐府三首 其二
君好春芍药,妾好夏池莲。芍药多艳色,春风迷少年。
不如莲有实,可以寿君筵。
送人之金陵答赠张质夫
林塘残月晓,松露滴清声。此日佳人别,空山碧草生。
江湖双白鸟,风雨一啼莺。解缆春花发,悠悠万里情。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五
海上扶桑景,清光日见君。祇愁风雨夜,西北有浮云。
贡闱偶成呈同院诸公
射宫围棘断经过,閒却秋声太液波。风定碧帘闻禁漏,夜残银烛见星河。
仙人共对青藜杖,词客孤眠白玉坡。弱水蓬莱三万里,不知何处月明多?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八
露井疏桐晚,风亭碧藕秋。卷帘山月上,水宿见双鸥。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麦熟天乍热,开轩理瑶琴。兹晨有客至,一径苍苔深。
日出树影倒,旷坐分绿阴。清谈落馀花,松风杂幽禽。
君子希道德,永言结同心。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一
早晚临妆镜,秋容怯玉钿。君心如日月,照妾似初年。
怀友时住夏玉泉山
远水平林翠绕城,秋来风雨动离情。玉泉千尺梧桐树,月下时闻落叶声。
鄱阳舟中闻友人消息因赠
岧峣九天门,玉署青琐闼。老我烟霞心,参商坐寥阔。
十年望春云,不忍镊白发。鸿雁还塞来,频频附书札。
江湖秋水浅,舟楫苦不达。不知南山阳,梅花为谁发?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六
十载宦京辇,田园就荒芜。兹焉拟归耕,休马南山隅。
举酒树色动,莺燕鸣相呼。流水既送君,白云亦邀余。
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十
天子西巡狩,彤弓锡虎臣。楼兰何日斩,看汝画麒麟。
黄清老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74篇诗文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其一
夜宴友人席上有怀志能照磨暮春会同年所作因寄二首 其一
题竹外一枝梅花
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山行二首 其二
访子威都事不遇
海子上有期
晚春过城西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四
送欧子归旴并寄江西诸友
寻故人
题鄱阳方氏心远亭二首 其一
雪夜直宿玉堂
题胡修撰金华杂兴小稿
兴圣殿进史
钱塘怀友
福山庵
巧夕偶书
张志道别都门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 其一
山行二首 其一
忆昔寄子静弟
寄刘宰凤溪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其三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三
登岸书所见寄魏亨道
梧桐雨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九
送马编修
送三山张国宝府掾美归
招友人
送僧定观归
哭朱教授竹所
友人见访不遇
题医人黄子厚
寄刘凤溪时有麻源之约不果往
送素庵刘总管归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二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 其三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五
题平翠楼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 其二
题鄱阳方氏心远亭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