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采香径一首

采香径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缭绕湖山上,君王昔艺香。年年二三月,女伴掇芬芳。

茝佩含风远,兰心逐水长。千秋馀绮径,寥阒带川阳。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橘咏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华植倚灵墟,碧颗垂芳甸。霜滋酿琼液,泽气发真瓣。

岂伦楚柚英,不似南柑变。奇堪束菁贡,美入雕盘荐。

圆随金日成,化本璇星散。云章有新列,玉醴供秋抃。

江南曲三十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抽池上芳,燕含陌上泥。衔泥有时歇,衔苦无时离。

清明日望西苑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紫殿含云列,黄居吐日攒。人间杨柳色,天上得先看。

藻鲤腾文浪,华莺度玉栏。万年瞻郁翠,春象映游观。

悼张氏二孝廉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谢庭双玉树,呼为连城宝。家授匡衡诗,青春弄缃缟。

结志成云虹,抽毫尽芳藻。世上龌龊儒,立谈皆挫倒。

我梦吐凤凰,著书卧蓬葆。闭关寡交游,藜藿未尝饱。

丈夫揽辔天下清,区区一室安足扫。两贤通家独相念,绿竹萧斋过论讨。

伯氏昂藏千丈松,仲也温如明月皎。初览章华骇边让,每读灵光羡文考。

何意清庙材,忽然随秋草。吁嗟人年本蜉蜉,楚楚衣裳空自保。

古来彭聃久灰土,眼前富贵行枯槁。惟伤二壁一时碎,为歌哭我平生好。

塞上曲四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放猎胡沙控紫弦,草深狐兔走祁连。秋空昨夜旄头落,为卷旌旗破左贤。

泗州精舍与明慧上人谈禅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妙境践幽嘉,纡襟共演车。润心奚假露,拈义不须花。

眼破人天相,宗承教别家。林间挹高秀,谈暮石门霞。

新杨柳四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新杨柳,新杨柳,丝丝尽挂文园口。芳鸟空啼碧玉枝,青楼不见愁颜妇。

柳新人故愁奈何,忍对杨花历乱多。去年此日垂杨下,忆汝春宵共踏歌。

筝咏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赵女弄秦筝,霞纨烂结束。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灵隐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一殿临飞岛,诸禅丽拥山。层层琴咽水,处处碧成关。

昃景迟春眺,屯云待客攀。美人馀岁月,信宿不知还。

卧病草堂送客之金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震泽遥连白鹭洲,白云千里映高游。它乡不忍看鸿雁,奈尔哀音玉枕流。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五 商容

明代 黄省曾

商容大道,聃也之师。形将蜕化,教庶琼遗。三言甚寡,万务何馀。

喜编后授,屡发其规。

奉荅赵王殿下惠帖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峥嵘宝历尧年转,缥缈星槎汉使回。幸捧庆云瞻睿藻,愿看明月仰高怀。

儒家巳诵河间易,赋客思沾邺下杯。莫道天家人世隔,仙源流处锦鱼来。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十二 长沮桀溺

明代 黄省曾

悠悠沮溺,并耜荒墟。敬询渡济,暂驻浮车。飘然无荅,齐口致讥。

物情不足,隐德有馀。

西施洞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子芳游处,山椒尚有名。花留看镜色,云断舞衣情。

河在无星度,台空罢雨行。总言誇绝代,终是怆倾城。

有怀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羁客思悠悠,临觞难解忧。江淹悲是别,宋玉恨非秋。

时频明月换,春在桃花流。始知封侯贵,不换别家愁。

何以问遗君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何以问遗君,絓絓白玉紬。绸缪千万丝,自妾心中抽。

江南曲三十首 其十二

明代 黄省曾

吴姬理芳蚕,家家扃绿扉。缲成玉丝缕,不得作侬衣。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四 □臣公

明代 黄省曾

臣公贵阀,或拥旄旌。独穷玄□,不滑神精。兵墟故国,蓬转扬声。

教承瑕翕,振铎千龄。

与孝廉乞秘药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朱仲鸟仙骨,心希五云车。身披赤虎符,笑窥骊龙珠。

深藏炼金室,小隐餐霞居。青鸟丹山来,授子以宝书。

我悲在红尘,昔剖齐涓鱼。皓发飒然生,镜里秋霜如。

闻君鸟灵药,服之容颜舒。刀圭愿相假,衰年将永除。

隆玺禅师慕远公之金界探庐山之紫峰过我言别赋送此篇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

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

一钵怀王舍,孤云度法筵。东林堪宿树,北涧趁调弦。

鸟弄全标梵,花开悉露禅。入溪刘并德,陟顶惠同肩。

别将衣作念,去以道为怜。借取春堂月,驰光建业船。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