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灵隐寺一首

灵隐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一殿临飞岛,诸禅丽拥山。层层琴咽水,处处碧成关。

昃景迟春眺,屯云待客攀。美人馀岁月,信宿不知还。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其七

明代 黄省曾

陋巷绝投赠,朱门多馈遗。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

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嗟彼恶木阴,宁足荫其躯。

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黄金等山岳,临没谁当持。

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送仲兄会试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岐路始千里,悬帆早欲分。弟如南峙岳,兄似北流云。

投翰将临□,弹冠想策勋。寒江夜孤雁,可以比慇勤。

悼无尘禅师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红界起阎提,洲轮梦影齐。七城开秘轨,三草茂神荑。

有释持幢鼓,无修绝径蹊。绪禅唯室闭,兰诵止山栖。

世出延香教,真归入妙倪。院生功可内,方去业堪西。

树鸟流音戚,堂云障色悽。踊空躯已变,住湛性何迷。

逝水伤金涧,遗风景绿梯。欲知超化迹,咏取向终题。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一 渔父

明代 黄省曾

楚老垂竿,渔于烟水。族氏无彰,鳞鬐自举。偶觌三闾,开敷数语。

击棹扬歌,冥潜何许。

妾薄命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车行古城下,绵绵道何远。妾心如车轮,一日千万转。

金剪不裁绮,银针不施线。云山何悠悠,日夕隔郎面。

凤在昆崙丘,凰在扶桑国。歌舞安能偕,三年不成匹。

南山雀飞飞,飞飞复息息。有罗不可张,怅望愁何极。

灼灼桃李花,狂飙吹落之。花落有重芳,颜去无回时。

高山有时颓,沧海有时浅。安得方寸心,恒久而不变。

香草可为兰,佳橘可为枳。妾心矢无他,思思念君子。

小岁日大云禅房听琴作梅花弄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岁纪巳言迈,空持白雪名。谁知祗树里,忽有梅花生。

一抚客心霁,再弹山月清。何当坐幽阁,为写幽兰情。

咏垂丝柳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弱柳镜台前,青青太可怜。絮飘梁苑雪,丝挂楚江烟。

烛咏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藻景敛空晖,雕擎然九微。枝骈当夕寝,花丽合欢帏。

光以夜珠并,照将宵月希。若教离席秉,清泪亦沾衣。

新杨柳四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绡窗月,绡窗月,三五匆匆易圆缺。往岁常悬两地心,今春忽照月年别。

窈窕欢同月下杯,翠翰纨扇几徘徊。清光不复佳人对,永夜孤飞度绿苔。

送蔡行人子木使楚藩四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旷岁一谐逢,兰弦并咏风。还将千里别,劳我寸心中。

草积王程绿,花飘客思红。云骖黄鹤地,兹有凤跄同。

子夜歌 其六

明代 黄省曾

十朝不一饱,郎从东西去。绩麻妾换粟,牵衣劝郎住。

赠叔禾宪使田子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怀风道旷熄,咏性和恒寡。遐凤击霄万,细鹖玩蓬下。

作轨方沓迷,天府吐兹假。之子振摛藻,扬籁排众冶。

绂冕效贞矢,山水有清写。仪吉光渐鸿,衿远销害马。

悬迟迨顽薄,旌履戾衡野。伯琴感初挥,嵇林悦新把。

眇眇言鹜玄,彬彬意凌雅。永好在报章,援翰此欣洒。

六月廿四日荷花荡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竞楫都人集,喧游国事传。探芳怜胜日,携客讨湖天。

玉笛催新柳,红妆夺始莲。开襟欢未极,沽酒不论钱。

送顾中舍汝嘉之京一首

明代 黄省曾

青岁入金闺,皇家直报鸡。锦从天上赐,衔是圣人题。

旧国离琴奏,春城别马嘶。行行何所赠,但有剑如霓。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黄省曾

中秋月镜五云开,妃子凭阑太液来。犹恨清光看不尽,敕教明岁筑高台。

客有好鹤者贻之以诗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客有洲居者,飘然鹤与群。晓唼侵丹藻,秋飞乱白云。

杖馀苔径候,琴半月床闻。作书虽不解,犹恐是苏君。

宴客园闻乐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胜集张名乐,华轩有艳闻。别成单赴节,五合总流文。

柳折全披怨,梅飘半落芬。始知扬妙曲,一奏可停云。

咏雁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静夜声流枕,凉秋影在云。一时同北尽,万里向南分。

雨急风沉字,江深月断群。余心自有泪,孤馆况纷纷。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十四 荷筱丈人

明代 黄省曾

丈人绝轨,倨接洙贤。天涯日暮,鸡黍是延。载陈夫子,寻返客辕。

先几扫迹,虚室依然。

朱阳馆步至陶隐居墓傍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福地长谣罢,阳春窈窕游。花深朱阳馆,柏古玉晨楼。

石颂今犹在,龙芝何处求。白云持不可,岭上自悠悠。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