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程孺人

挽程孺人

宋代 黄文雷

有炜遵彤管,无嫌各紫枢。
清心能敏悟,雅性谢骄舒。
奉诰期鸾彩,传经嘱凤雏。
妙年仙格迅,琬琰不胜书。

诗人黄文雷的古诗

次陈刚父见简韵 其二

宋代 黄文雷

读书知姓名,心死非貌敬。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往年因读岳王传尝为之赋今过东林睹其遗像感

宋代 黄文雷

欲坏长城岂自由,江人重唱白符鸠。
熏天富贵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
狱吏但能书牍背,相公终欲割鸿沟。
书生志念闲无用,长想朱云地下游。

古石

宋代 黄文雷

赑屃窗前石,参差类虎螭。秋晴藓可剥,岁晏竹相宜。

要自山川出,那知陵谷移。摩挲群玉瘦,风助马王悲。

观化

宋代 黄文雷

屋角有蜘蛛,结网大如箕。
有来者蜻蜓,飞飞堕其围。
嗟汝水之生,爬沙自足嬉。
忽然凌空游,蜂虿避路驰。
一朝婴祸罗,羽翼安所施。
蜘蛛虽未出,狼狈已可期。
我欲起救汝,正坐手足疲。
噫吁嘻,悲弗悲,
蜘蛛亦有黄雀随。百虫相残人不管,
人兮食人天岂知。

金陵即事 其四

宋代 黄文雷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干古巷记乌衣。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南纪

宋代 黄文雷

南纪沾王泽,涵濡已百年。
故应逢小劫,何得怨苍天。
旧观宁无日,浮生自可怜。
永怀千古事,感慨泪涟涟。

登楼有感

宋代 黄文雷

顾陆风流几夕阳,桑畴麦陇自凄凉。
山从地尽云垂海,水共天浮日射洋。
门卒何年隐吴市,啬夫当日爱桐乡。
蚁封未敢夸荣策,芳草无人且自芳。

南丰道中 其二

宋代 黄文雷

此亦勤农者,畬田半入云。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

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

岁晚归自临州

宋代 黄文雷

半曲生群盗,穷年见乱离。
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
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近报

宋代 黄文雷

入春风雨恶情怀,谈柄谁资近报来。
比岁时闻通国信,新年又说建行台。
难言铁冶飞灰烬,易见铜驼邮草莱。
羌筦夜吹梅落尽,倚墙缭乱野花开。

岁晚归自临川

宋代 黄文雷

半世生群盗,穷年见乱离。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冬郊

宋代 黄文雷

冬郊见初晴,空林夕阳软。
归牛无人驱,欲涉行转缓。
新藁明屋山,失喜鹊争唤。
绝胜门外人,流冗及岁乱。

和陶

宋代 黄文雷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西域图

宋代 黄文雷

大哉天地间,品类不可齐。
谁为好事人,貌此县度西。
松花琐碎沙草肥,是间可牧羊千蹄。
可怜群鹿正走险,或尔剥割衣其皮。
啜湩树桦尚有理,穴{左宁右页}插齿吁何为。
吾闻中原全盛时,重译解辫朝京师。
怀主象胥饬乃事,幻人诡伎何能奇。
煌煌烈祖鉴古作,玉斧画地分华夷。
羌浑何者宅荥洛,蠕蠕异类方纷披。
或为盘瓠孙,或为天狼妻。
冠带之国尽狐兔,玉门万里那得知。
还君此画双涕洟,愿赋周官王会诗。

读史感兴 其一

宋代 黄文雷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阳明发天秀,隐约超龙玉。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和陶 其三

宋代 黄文雷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东塘舟中

宋代 黄文雷

安识东塘路,言寻槜李船。
鱼盐千古地,吴越一家天。
梦觉何为者,行藏不偶然。
半溪疏竹影,相送海云边。

挽程孺人

宋代 黄文雷

有炜遵彤管,无嫌各紫枢。
清心能敏悟,雅性谢骄舒。
奉诰期鸾彩,传经嘱凤雏。
妙年仙格迅,琬琰不胜书。

读史感兴 其六

宋代 黄文雷

仙栖固多名,世但知蓬莱。九州复九州,广大莫可该。

翩翩牧鹤童,巧笑如婴孩。授我紫玄章,归路玉笛哀。

苍寒不可觅,但有清风来。偪仄宁久居,浮生多尘埃。

上天池寺 其三

宋代 黄文雷

今古无穷恨,山林只自豪。云行地欲尽,风立天相高。

灵草如堪饵,浮生计可逃。人间何扰扰,万里一秋毫。

黄文雷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 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3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