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陵即事 其三

金陵即事 其三

宋代 黄文雷

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

诗人黄文雷的古诗

金陵即事 其四

宋代 黄文雷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干古巷记乌衣。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南丰道中

宋代 黄文雷

此县闻天下,披图且万家。
螭头余佛屋,鹿角卧江沙。
好与苏凋瘵,谁令息叹嗟。
春风多少意,残竹映疏化。

南纪

宋代 黄文雷

南纪沾王泽,涵濡已百年。
故应逢小劫,何得怨苍天。
旧观宁无日,浮生自可怜。
永怀千古事,感慨泪涟涟。

二桥图

宋代 黄文雷

翔龙下卷江东土,孙郎初得桥家女。
桥家本自重曹瞒,只鸡斗酒空酸楚。
衿情正用留阿瑜,尚得人前称肺腑。
百年王气竟销沉,妙写丹青娇欲语。
香闺搦管记何书,并蔕芙蓉按花谱。
那知不是未嫁时,本末无从勘彤史。
词人多事管闲愁,铜雀纷纷底歌舞。
儘强被发向黄垆,只与东阿传洛浦。

自广

宋代 黄文雷

今古纷纷孰控抟,太平方寸豁忧端。后千年去人何似,外九州来山更宽。

风雨南山飞霹雳,江湖北斗挂阑干。要知元命真消息,沧海神龙自屈蟠。

次黄存之东皋韵

宋代 黄文雷

艺木东皋下,新荣冒水涯。
锦机分箔闹,青子亚枝斜。
犊角初生笋,龙须正引瓜。
吸清双玉井,留客品尝茶。

题醉僧图

宋代 黄文雷

僧之饮酒,地狱咫尺。
此僧饮酒,天龙辟易。
僧之饮酒,背面抵讳。
此僧饮酒,口角觱沸。
披毛带角即不理,倒阶卧路而已矣。
一生般匿名几杯汤,个是逃禅真法子。
不沸兜率不着渠,只沸兜率无洒酤。
临行自谤不羞耻,至今留与人画图。
画图得龙眠,画形妆画意。
君看阿堵中,如如元不死。
是卧是死谁得知,手中尚记携鸱夷。
翻倒海不救渴,安得余沥流於斯。
我观此僧面孔真滑稽,醉中定解草圣并赋诗。
当其幕天席地时,惜无人以笔墨随。
纷纷散圣今何为,赖有一醉留其奇。
君不见夜雨闭门难学柳下惠,又不见背水置阵古来惟有韩将军。

岁晚归自临州

宋代 黄文雷

半曲生群盗,穷年见乱离。
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
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金陵即事 其三

宋代 黄文雷

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

东塘舟中

宋代 黄文雷

安识东塘路,言寻槜李船。
鱼盐千古地,吴越一家天。
梦觉何为者,行藏不偶然。
半溪疏竹影,相送海云边。

近报

宋代 黄文雷

入春风雨恶情怀,谈柄谁资近报来。
比岁时闻通国信,新年又说建行台。
难言铁冶飞灰烬,易见铜驼邮草莱。
羌筦夜吹梅落尽,倚墙缭乱野花开。

次陈刚父见简韵

宋代 黄文雷

呦呦苹野春。我友二三子。
归山睡初足,涧壑秋风起。
一瓣无尽香,黄云绕书几。
别吟极隽永,形魂清九耳。

送故

宋代 黄文雷

履霜著余悲,送故或古风。
幸会草木长,土脉验隐隆。
共惟青鸟仙,倘亦知吾穷。
落日起秀色,军峰在云中。

岁晚归自临川

宋代 黄文雷

半世生群盗,穷年见乱离。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读史感兴 其一

宋代 黄文雷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阳明发天秀,隐约超龙玉。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和陶

宋代 黄文雷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往年因读岳王传尝为之赋今过东林睹其遗像感

宋代 黄文雷

欲坏长城岂自由,江人重唱白符鸠。
熏天富贵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
狱吏但能书牍背,相公终欲割鸿沟。
书生志念闲无用,长想朱云地下游。

次陈刚父见简韵 其二

宋代 黄文雷

读书知姓名,心死非貌敬。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金陵即事

宋代 黄文雷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千古巷记乌衣。
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读史感兴 其六

宋代 黄文雷

仙栖固多名,世但知蓬莱。九州复九州,广大莫可该。

翩翩牧鹤童,巧笑如婴孩。授我紫玄章,归路玉笛哀。

苍寒不可觅,但有清风来。偪仄宁久居,浮生多尘埃。

黄文雷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 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3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