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衷
闲逐农谈度岁华,古风应似晋元嘉。山鸡可狎凫将子,郭索初肥稻有花。
秋秒徵桑为井税,春来插槿别邻家。凭君莫问市朝事,沙上萧萧蓬倚麻。
嬉春曲和黄泰泉四首 其三
水上楼台壮巨京,遥看真在镜京行。金屏自倚孺人瑟,玉柱谁传叔夏筝。
榆荚纷飞那有态,蒲芽难绾若为情。竹林精舍无多事,一树梨花月满城。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
清晓凝寒午郁蒸,幽居何处兴堪乘。东岩闻有栖禅侣,欲扣云关恨未能。
遣闷和合溪次拒霜韵
黯黯江天唱竹枝,娟娟秋水正愁离。烛花小馆长吟夜,雁阵高云薄暮时。
石蕨香霏收玉屑,溪鱼竿重挽风丝。身惭紫绂西藩后,兴在黄湾青岸湄。
舟中和宗宪长五首 其一
野兴逢山苦欲生,即嫌新涨乱江声。西岩未暝东岩白,棹过前溪弄月明。
和唐景夷得山一首
买山偏爱卜山南,水竹潆洄石上龛。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
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
白综述歌效王建体
吴宫步锦妍光属,照夜明珠当华烛。新宠蛾眉号爱卿,舞衣如雪掌中轻。
春莺宛转应翔燕,瑶环振蹑芙蓉生。霞觞未歇欢如许,斗柄斜河月过午,博劳叫曙酴醾坞。
冬雨三首 其三
夜进盆池水,纤鳞吐絮忙。闭关闻雀语,问耀报时荒。
破戒吟难稳,祛烦老且狂。定知沙坞上,枳柚乱垂黄。
春朝曲
野桃竞破胭脂簇,新水回溪涣寒玉。美人晓云绕犀绿,阿郎蹴鞠谁家归。
青绫正暖蝴蝶飞,轻风催换吴罗衣。西街狮子五色舞,东街土牛迎甲午。
山人起听四更雨,江城谩击娱春鼓。
雨至
一觞谁把酹先农,化却甘霖偏四封。灵石翩翩皆舞燕,玄云霭霭尽从龙。
抛书且助山翁喜,荷畚宁求野客踪。爽气入帏春梦稳,不妨人讶是衰慵。
五世春官为彭大参赋
未上龙门识素风,年家荣论满南宫。词头凤翼交云彩,马首春花数杏丛。
星社崔堂还伯仲,冰厅贺氏亦孙翁。生绡为蓄扶舆气,不看丹青看化工。
南中初雪
窗影珍珑乱晓灯,北风初劲正灯腾。愁还远戍无衣赋,喜为殊方有岁徵。
澹彩欲晴犹点缀,寒威渐老更严凝。东亭依约梅花发,何必山阴兴可乘。
庄上和陈坡山四首 其二
种树莫种杨白花,飞风沾雨满人家。苍楸百尺垂崖石,可是闲堂少物华。
再和答沃泉
雨战林塘烦暑退,携觞谁为问退过。杖腾细竹萦回路,座对轻鸥浩荡波。
谈剧诗书还磊落,味深藜藿亦调和。悬车犹赴苍生急,西臬应知济物多。
元日和丫山
人间胜事只图新,试笔看君句新神。鹊侣悦晴纷叫噪,萱芽含冻向嶙峋。
遗樽幸许先尝酒,折简将期共探春。可笑狂夫狂到底,歌声中夜彻高旻。
闻报有述
由来那解务崇深,万里谁传阙下音。岂有涓埃裨海岳,止应泉石怨商参。
关山处处豺狼窟,蓬蔀家家燕雀林。经略总看双鬓在,拥旄宁是老予心。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二 亭
敢拟弄水轩,悬匏比崇博。况有濠梁情,凭栏羡鱼乐。
食红梅
错落青林摘火珠,牙根滋味厌甘腴。瓦盆可共无朱老,付与寒山返哺乌。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十一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东禅寺席上次韵送张白斋
野寺逢僧问远征,彤幨摇动若为情。蓼花秋老君何去,凤鸟时来道可行。
南郡图书当吏最,西山琴鹤况官清。还知入郭迟迟思,惟爱寒蝉近晚声。
乙巳灯夕立春力翁戏笔
清时仍忝古稀翁,谩雪芹芽照翁容。隐隐鼓钟晴挟雨,欣欣桃李白矜红。
试灯芳夕沾春酌,把火新畬散早农。为报游人休尽兴,秾华长在闰正中。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四 杨梅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 其一 金兑储精
和觉山登罗浮二首 其二
江行 其六
双寿为莱阳王侍御赋
寿刘梅国少司冠用来韵
寿周荔湾和狮山韵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八
发荆南
罗旧道中小雨
山翁四首 其一
经故侯第
嬉春曲和黄泰泉四首 其四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十 碧桃
牡丹再花丫山子有咏次韵奉答
人日和天游子
送公彦春试
麾侄献状元红菊诗以贻之
次韵答沃泉二首 其二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二
答坡山
入宣威关
三闾乡
杨汉中画菊歌
秋兴和郑希大 其一
次韵高吾闻报书怀
浦口城南晚望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三
莴苣
和絅庵遗笔四首 其四
九月水际拒霜
送汪南宁
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 其四 馀闲
雨三首 其二
缓斋歌
医僧
送张太仆报绩
郢中和坡山元日之赠
陶中丞惠历口占当谢
过刘维新冰石堂话旧
武夷纪游和东桥二首 其一
南浦驿赠升之
独坐七首 其三
悯雨次巡院韵二首 其二
画松
答孙太初夜访二首 其一
送咸宁仇总戎赴阙
荒园伏枕承丫山过设兼侑以诗奉答四首 其一
决池篇
寄述古翁
和王大参四首 其四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一
柳江方泛
龙里馆牡丹未开戏咏
送远吟
山翁四首 其二
送李白夫赴南户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