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刘维新冰石堂话旧

过刘维新冰石堂话旧

明代 黄衷

鸣鸟嘤嘤春可怜,渝州晚郭竹林烟。龙台径侧青峰寂,冰石堂高绛烛然。

辉览向从千仞表,剧谈不啻五年前。袖中封事还匡济,好附长风到九天。

诗人黄衷的古诗

武夷纪游和东桥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闻名浪得号希夷,孤枕云林未夷期。缥缈暂看浮黛浅,棱层偏觉带秋奇。

灵岩桂老蟾蜍满,古濑风轻舴艋迟。道士化将双白鹤,碧岑无路所从谁。

奉和素翁平宁感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数至泉宫忽兆蛇,为刘何议出鼌家。形如蜂目生还忍,命类鸿毛死亦差。

燬栋却悲巢日燕,游车谁式斗时蛙。钟陵神在江涛怒,天上论功自降麻。

秋夜应城馆听雨三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溪声一夜学回潮,檐溜家家瀑布飘。行李莫愁明日路,从来骤雨不终朝。

次韵答高吾见赠

明代 黄衷

东山隐逸还清望,南楚疮痍旧拊搔。落笔惯看飞鸟劲,出林时讶箨龙高。

将依五柳延三益,懒发孤樽侍二豪。著述最关经济事,牙签万轴座周遭。

和唐景夷得山一首

明代 黄衷

买山偏爱卜山南,水竹潆洄石上龛。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

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

再和答坡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安乐窝中几许宽,高贤谁不想清欢。玉台风暖曾回席,瑶草春深遂挂冠。

伐木相求期岁晚,寻花宁畏犯溪寒。先天玄秘窥应遍,定把盈虚一笑看。

哭坡山先生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云衢不道亦多岐,落落长林鬓岐丝。三事旧传丹扆疏,一官虚付赤城麾。

于公阴德通金箓,贾傅才猷足帝师。怪我经春犹伏枕,既衰仍是哭君时。

观物 其三

明代 黄衷

争巢灌木鹰何鸷,认主深庭燕不离。旧社未逢题燕客,五陵思杀射鹰儿。

承南皋见赠次韵奉答

明代 黄衷

新篇堪拟凤鸣阳,欲对还如水一方。病骨未嫌初伏暑,烦襟先濯绪风凉。

浑疑仙客冰壶里,宛在佳人锦瑟旁。珍袭已深虚白室,斗间犹自见晶光。

怀西庄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一带环池演漾光,分明天影晃筠堂。荷风自战□□暑,槐露平添紫砚香。

偶办蝇须疑遁尾,即看龟甲□含章。馀生且愧隆中老,解种成都八百桑。

四月八日涪陵舟中读东坡食荔枝诗戏和一首

明代 黄衷

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青堤翠浦少隙地,绣幔不屑围名姝。

筠笼首荐四月八,光价未便倾坤隅。天浆异种熟壮夏,水晶火齐难精粗。

涪翁误赏廖家䋏,恰似江芡誇蠙珠。福州胜画亦足味,敢与进奉争芳腴。

东坡日啖三百颗,齿颊肯挂松江鲈。荔仙亭上赋归去,炎云烂熳沧洲图。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七

明代 黄衷

竹外逢人常不冠,溪方愚号谷方盘。五风十雨浑闲计,记得三回赏牡丹。

李壁山正郎惠藤州桑寄生酒谢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虎骨蒲须浪奏功,清芬那有此醇风。拜嘉不报空馀愧,镇日衰颜满镜红。

东山宅题沈卿小景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去住悲胡燕,低飞趁泽鷮。江南秋色早,幽意满风苕。

和陶答天游子

明代 黄衷

绳枢俯旷野,聊以奠我生。素抱以影节,宁谢小隐名。

驱鸡历斜坂,照眼家山明。金飙振林薄,馀响流天声。

短景忽复届,胡为驻修龄。把子九日咏,使我遐想倾。

泥途苟逭责,粗粝讵非荣。佳色爽令序,曷佐幽侧情。

勖志在岁晚,岁晚百工成。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黄衷

冬郊香雪破梅花,春郊桃蘤烂晨霞。病叟清狂销不得,倩人扶起踏晴沙。

抚台谢恩书感

明代 黄衷

万马喧喧踏晓霜,群星随月送恩光。书生遭际真多幸,圣主抡收亦片长。

执法旧雄专席选,提封应尽百蛮乡。从前细检名贤迹,匡济无如六事章。

中秋对月和南皋

明代 黄衷

月妙岂今夕,秋芳眷此时。迎凉疑露重,抚事感星移。

伫立银桥映,闻歌绣户披。澄光弥覆载,灵魄浴涟漪。

鸾舞宜香藉,仙居总赤墀。檐虚虫语近,地迥漏声迟。

葛履霜应戒,筠帘夜不垂。环词先有作,可客旧难期。

老爱坡翁放,谁堪宋玉悲。东明犹倚望,西堕似睽离。

白石空千载,黄湾自一涯。分庭仍共赏,乐意肯相差。

纪闻

明代 黄衷

岐阳风日足栖梧,翙翙何因到梧隅。鹪鹖胡为混灵綵,麒麟偏得并祯符。

声中律吕谁相和,影落关河恐亦孤。知子不缘循吏出,祇应明圣比唐虞。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八

明代 黄衷

吹铙江上应鸣鼍,共道南夷贡象过。光耀定如唐二鸟,诗声吾愧老韩多。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