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汪南宁

送汪南宁

明代 黄衷

遐方选牧必贤豪,慰远宁辞五豪劳。何用黄金为土产,从来红腐是民膏。

滩声转急龙州近,山势遥攒象郡高。风雨未迷君去路,客心空自绕旌旄。

诗人黄衷的古诗

次韵沧洲雅集五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家诗景小西湖,云水南分绿屿孤。草閤晴窗飞野马,瓦盆精馔列家凫。

自开三径迎双璧,何许千金羡一壶。日暮登台望城市,郁葱长映两浮图。

舟中和张天益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

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

悯雨次巡院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尘缨未许濯帘泉,敢把民忧付泉连。信有密云难作雨,愧无凉德可回天。

揽衣每为中宵起,拂枕谁能正昼眠。三楚萧条非一日,未应愁瘁过当年。

过友人山家次韵

明代 黄衷

溪斜径曲草堂开,竹上题诗记鼎来。小隐山前多逸迹,閒居赋后有遗才。

白云远逗升仙石,紫气晴分拜汉台。坐向晚田贪野色,一声横笛隔烟回。

陈邓二藩长见投谩尔和答

明代 黄衷

君子不耻独,恒情多尚同。忽忽百年内,强半埃尘中。

鄙儒伏海曲,谈笑谐群公。如弦把遗直,要日明愚忠。

久闻蒉桴响,众乐忽已终。所爱社栎枝,不谢追琢攻。

皓齿渐云豁,苍颐凋故红。此志向未渝,此乐浑融融。

愈老识愈晦,虚心承貌恭。低颜就绳检,何以程勤功。

同列两夫子,肮脏称长雄。才方截玉剑,又似吞涧虹。

款款引固陋,将忘公望崇。仰叹不能即,有如失侣鸿。

赵张协济业,千载随蒿蓬。斯道讵能昧,钦矣皤皤翁。

荆州除夕

明代 黄衷

城头鼓角夜乌惊,门外戈鋋列炬明。为喜化工成四序,不辞衰鬓坐三更。

枭卢何处咸阳客,琴鹤来朝蜀道程。爆竹一声还一笑,儿童那解鬼心情。

寄唐龙江学宪

明代 黄衷

孺子湖边把酒卮,悠悠尘路共怀离。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

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

谢饮张合溪舟中

明代 黄衷

清秋哀角动千峰,蛮瘴迎飙淡不浓。雄镇偶逢严仆射,扁舟谁况郭林宗。

笔间风雨啼山鬼,橘里乾坤御草龙。野客岂堪追逸赏,江樊遥负木芙蓉。

芦田市和韵

明代 黄衷

物情颇逐蘧蘧梦,野意时闻浩浩歌。天上自纡黄鹄路,江南无限白鸥波。

石滩放鹢春风急,沙市来牛莫雨多。梅柳亦关兵火恨,苍烟回首奈愁何。

赠梦山少参大贺赴阙

明代 黄衷

南国春方晏,王程景已长。忠函金鉴古,锦导板舆香。

舜奏薰风永,尧尊御气芳。仙筹登凤纪,天乐拥龙骧。

岭海名藩牧,文章旧夕郎。清秋歌湛露,随地足恩光。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 其三 马耳山

明代 黄衷

三时烽火近关秋,马耳山前小队游。面缚胡儿称可汗,却教擎剑导鸣驺。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稍过花砖界,愁侵妙月痕。呼僮将我斧,吾意在除繁。

和宫怨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凤吹声微别院深,碧桃花下倚沉吟。鸳鸯浴罢龙池煖,一派轻波带涌金。

次韵答丫山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醇醪风韵久沦肌,未许隆中枉盛时。欲藉青春领行色,五云深处足恩私。

寿刘九峰封君

明代 黄衷

九峰山翁常在山,一岁不一窥尘寰。卯金苗裔旧隆准,著书满屋麾迁班。

行雁联翩刺霄汉,翁乎隐几烟霞关。教儿肯落无双后,济物仍施不报间。

修龄馀六已望七,晨星两眼仙童颜。掌中丹诰凤交彩,胸盘绣雀披云鹇。

焚香直北三顿首,万年睿圣貤高闲。九峰巍哉几千尺,南山东瞩摇青鬟。

便引南山作宾主,安得从之渝水湾。

接芙蓉桃

明代 黄衷

泫雾笼烟出短垣,轻红叠叠锦绡繁。嘉名早擅秋江品,芳裔还移旧圃根。

恨尽一枝唐御苑,奇传千古晋仙源。闲庭风日无多地,欲买江乡种树盆。

独坐七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懒挥葵扇午薰轻,百叶榴花小鸟鸣。一掩书帏成假寐,始知闲坐胜闲行。

再和答沃泉

明代 黄衷

雨战林塘烦暑退,携觞谁为问退过。杖腾细竹萦回路,座对轻鸥浩荡波。

谈剧诗书还磊落,味深藜藿亦调和。悬车犹赴苍生急,西臬应知济物多。

发赈

明代 黄衷

南湖北堰漫风埃,野落山樊燕埃回。何处画图当御献,已无邻粟泛舟来。

忧勤每问青州策,宴暇真忘浙水杯。独奉一函宽恤诏,千仓亲许百城开。

移梅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谁题香雪小林轩,五出先冬已破暄。不是花神催淑景,更于何处问调元。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