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六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六

明代 黄衷

匹士从来足国华,未应盐坂滞神骅。谁知江左清谈地,更有忠臣孝子家。

诗人黄衷的古诗

寿周荔湾和狮山韵

明代 黄衷

渭滨曾记入占年,何似歌钟宴列仙。道士传丹封赤篆,舞儿拖锦出红筵。

紫霞杯泛鹅黄苾,白雪诗缄鹄素鲜。只有乔松堪致祝,春光长在众芳前。

次韵答沃泉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少陵青眼鸬鹚到,漫叟生嗔褦襶过。已许杨枝能度曲,谩誇桃叶解横波。

酒分莲注香逾古,风戛松琴韵转和。敢向明时轻拂袖,只缘天付野情多。

送石亭殿讲

明代 黄衷

十载惊为别,孤标忽暂攀。恩华射赤壁,风槩被青山。

语旧频沾臆,聆新几解颜。翰摇奎宿动,舟倚法星还。

江转龙飞甸,春明虎踞关。仙葩仍月窟,伸骏必天闲。

谩纪经过地,高联侍从班。私心长儗□,公服近栖鹇。

文藻惭吾老,繁芜待子删。后期殊未定,浩兴满黄湾。

挽王封君

明代 黄衷

南国当时大隐名,容光道是少微精。乾坤已尽衣冠望,山水惟留杖屦情。

春雨西原迷石笋,秋风楚泽泣金英。郎君分义年家少,欲荐江蓠恨转生。

开门

明代 黄衷

啼蛄伸蠖晓酣时,树底游丝罥时丝。劲薤含风垂篆籀,嘉蔬瀼露裛琉璃。

病容久谢陶翁酒,懒性长抛董子帷。幽致满前还独赏,海棠枝上啭黄鹂。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 其六

明代 黄衷

山人初试御前文,夺角冲关小队分。可是边烽无事日,谩将楸局儗行军。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十三 香橼

明代 黄衷

团团车盖绿,灿灿御袍黄。只许牙盘荐,那薰锦帐香。

卖剑客

明代 黄衷

十载提携结客坛,淬锋清水未曾乾。阵前人见青蛇入,山上妖和黑象寒。

辽塞已闻停羽檄,函关犹道用泥丸。何如擎向司徒府,坐索千金信不难。

立春和姚东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折简频呼宴早春,病容擎盏似春钧。鬓边梅柏嫌衰飒,世上旂常负圣神。

郡国歌钟官府乐,儿童台阁物情新。夭桃秾李欣欣在,别是风光不属人。

秋兴和郑希大 其七

明代 黄衷

明河清浅火星移,门掩寒螀转移疑。可是南中为客思,恰如西上献书时。

谩看紫燕腾沙苑,喜逐苍龙出葛陂。谁念潘郎三十后,二毛先爽寸心期。

万县

明代 黄衷

川东十数州,此地事征榷。醝贩浮大航,蛮賨日交错。

絮饵靡铢遗,焉能漏金艧。敢深良价藏,刺颖及囊橐。

市算鸡豚馀,琐细尽薇藿。追惟作法谁,意岂佐公约。

往虞值蓝鄢,多垒亘郊陌。征人疲后爨,关吏谢不获。

监司鄙冗杂,主者必倅幕。虽无数橐驼,亦已鲜琴鹤。

显王御上世,赋税且云薄。末造计舟车,谅匪明哲则。

逆取苟毫芒,渔怨常十百。仄闻清静理,固不在资墨。

刀锥将尽争,何以禦民忒。厉禁如可堕,商旅返安宅。

落发

明代 黄衷

萦梳种种白兼青,恋顶毵毵知几茎。杜曲自怜簪处短,东坡还感沐来轻。

悬钧谁试一丝力,晞日但惊千尺横。搔首江湖聊莞尔,乾坤无限觉衰情。

和王大参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通才端似老操舟,急濑旋涡少滞留。暂御五弦当小暇,凭将孤剑共先忧。

滕王高閤题诗过,孺子澄湖建节游。更与西山添爽气,炎烟初散庾尘收。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四十九

明代 黄衷

十二峰头望白盐,我行三月麦渐渐。呵钱欲问成都卜,只道君平已下帘。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玉函通北极,金鉴出西藩。细认台端路,何妨带涣恩。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述兴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癸卯夏四月,丁酉雷以飓。浮屠震八级,飞电市僧寓。

覸彼蹶童膺,神书如艾炷。丹迹隐可辨,暸暸触神故。

孱躯幸苟全,明灵果仁煦。午枕窹复惊,抚躬惕而惧。

缅思含灵徒,淑慝难比数。戏弄孺子情,天且示谴怒。

纵恶苟不惩,玄网肯虚措。予非甄别司,作诗告行路。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六 竹

明代 黄衷

洒洒琅玕枝,既洗愈秀雅。莫作风雨声,有客南窗下。

早衙即事次韵

明代 黄衷

薇花三对诏南秋,江閤归心付四休。明世也知能用短,至人曾道欲行柔。

青藜旧杖孤窗雨,黄木澄湾独橹舟。眼底拥旌何所事,且看晴鹊屋山头。

代和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天问他年嗣楚音,巫咸不语夜将临。玉盘何意频圆缺,瑶海无凭谩浅深。

入省独摇惊吏笔,盖棺安死济时心。一经堂上多良冶,肯负金缕尺只簪。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