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陈介泉宪长

答陈介泉宪长

明代 黄衷

避影归来信陆沉,柴门一掩自沉深。山中灵鹊喧晴旭,江上浮云散晚阴。

离索每劳鱼鬣讯,空虚偏喜马蹄音。外台今昔惟雄重,何得寒盟许却寻。

诗人黄衷的古诗

承坡山东郊之约借马日昃不至

明代 黄衷

东郊雨后更芳华,出郭无过二里赊。石径尘收凡界远,绳枢星散野桥斜。

闲情未少青林寺,并辔何曾白鼻騧。日夕有怀空徙倚,寂寥无奈瀼西家。

迎春和俞四府

明代 黄衷

□□呈岁错时羞,戢戢芹芽胜羞钩。此日有花迎曙色,谁家无力控春愁。

东郊鼓角青皇令,上国楼台綵树头。邑里总祈宽大诏,物华浓处是宸游。

苦热和姚东桥

明代 黄衷

蒲风倏有还忽无,冷泉渴吭方沃炉。絺衫不脱酸儒拘,雪峰纡曲蛇虺途。

骨销积毁止皮肤,隐几兀兀云何吁。百年荏苒道者癯,双瞳惝恍空悬珠。

六月羲和辔正纡,欲发未发先踟蹰。蚨母无神百不沽,中夜挥泚凝清酥。

南山流云老鹤呼,流云朝出归复晡。此中真境如天都,蔀屋尽役修灵涂。

古筇九节渐可扶,松贞樗散任良图。炎蒸六合沸五湖,别有萧爽容狂迂。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八

明代 黄衷

有客晨携桂酒香,山瓢引满劝先尝。请君尽酌休辞醉,一滴能捐鬓脚霜。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 其十二 松竹别庄

明代 黄衷

茅屋鸡声隔短墙,手栽松竹看分行。久要我自怜清韵,风入长林广乐张。

简木

明代 黄衷

□蜀山中只数章,楼云笼雾近千霜。明堂高栋真何忝,未免人间寸尺量。

龙头岭

明代 黄衷

龙头岭上鬼火青,虎榜山前昼晦暝。小妇江边号欲绝,郎君被杀祭狼星。

观打毬十二韵

明代 黄衷

暖透元戎邸,公馀小队过。沙场朋稍集,綵棒力先和。

势疾星驰阪,规分月印波。遥工催上画,近捷巧收窝。

俯击华裾委,傍挥运道颇。大娘休舞剑,壮士罢横戈。

瞬笑千夫失,能争百步多。未观超距戏,且等弄丸科。

乘兴频移帜,迎欢促按歌。凡情才敢露,绝艺目空睋。

底用方尤物,真堪敌睡魔。定知张仆射,老去奈狂何。

舟中和宗宪长五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野兴逢山苦欲生,即嫌新涨乱江声。西岩未暝东岩白,棹过前溪弄月明。

谢惠佛指柑用前韵

明代 黄衷

南枝还爱向阳方,抱瓮宁辞引小塘。渴梦顿回虚阁静,澄心真玩绀园芳。

洞庭皇橘空多本,金谷珊瑚谩几章。嘉实明年应可咏,锦囊来共踏清霜。

题杨梅卷

明代 黄衷

紫腴青润茧光流,尚忆包山是故丘。日暖砂腾勾漏晓,月华珠弄甓湖秋。

文园病渴功堪录,泽国苞芳实已收。从道荔枝恩尔许,当时空上翠钗头。

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 其四 馀闲

明代 黄衷

郴有何公岭,遥望富春山。山中读书客,归欤曾待年。

狂飙少静宇,惊濑非渟渊。嬉猱本樛木,鸣鹤仍青田。

齿发涉知命,稍悟天人间。物役恒在后,物理定于前。

眇眇泛泽士,茶灶留孤烟。如何清圣轨,芜没首阳巅。

百年爱长夏,晷刻皆馀闲。敢薄渗园傲,尔生同介然。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森罗只道是天文,幽意曾于奕旨分。老我静来寻谱帖,几行淩乱散鸦军。

送公彦春试

明代 黄衷

大观桥上指京华,万里扬舲未觉赊。风雨有时随笔阵,江湖多景属诗家。

治安共许才人抱,温饱无劳稚子誇。驿使莫稽三月信,白头吟望海天涯。

罗旧道中小雨

明代 黄衷

云姿当我意,雨脚漏山光。润物脚斯在,沾鞋湿未妨。

寒泉哀玉转,秋稻蕊珠香。缕细风还断,声微夜却凉。

更馀清道力,讵重过时伤。莫洒牂牁去,层峦峻以长。

煎茶和赵侍御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桃花初乞楚山春,歌罢新辞已动人。双井密云香讵歇,八公甘露迹空陈。

湘瓷闻色宁同格,卢碗浇烦觉有神。岁晏因君方赏味,小斋擎盏忆相亲。

赠冯贰教

明代 黄衷

河桥行色满风湍,送远怀贤总湍安。旧国几年淹赋客,公车今日召儒官。

白蘋落照芳洲晚,锦树迎飙古渡寒。何处夜堂酣小宴,故人应念黑貂残。

挽田太守母

明代 黄衷

泉南忽报歌钟罢,彤管尊荣次第收。民社功名唐刺史,云霄志业汉诸侯。

虚疑海上三千岁,直过人间八十秋。销得西风多少恨,芝兰全绕读书楼。

和计封君

明代 黄衷

芙蓉江上正宜霜,千里秋容逗末光。儗向家山长作主,懒分星座谩为郎。

醉偿花事鸬鹚杓,闲赴鸥盟薜荔裳。闻道凤毛霄汉迥,祇应高枕敌侯王。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黄衷

冬郊香雪破梅花,春郊桃蘤烂晨霞。病叟清狂销不得,倩人扶起踏晴沙。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