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移梅四首 其一

移梅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罗浮千树老龙骧,四百高峰散古香。多病江南无驿使,两枝乘雨到林堂。

诗人黄衷的古诗

江晚

明代 黄衷

呼风唱棹逐前艖,自觉江程晚更赊。极浦雁行连螮蝀,夹洲渔火入蒹葭。

浪痕到石潮还信,人影移湾客未家。莫向三山冲晦望,海天明日正晴华。

谩兴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

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

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贺闻山杨太卿得子用高吾得孙韵

明代 黄衷

何处威弧张晓日,龙山灵淑诞日邻。不妨日角惊人晚,已叶兰芽入梦频。

定识三鳣堂上旧,竟传千卷业中真。高吾宅相年来足,须信王符有外亲。

卖剑客

明代 黄衷

十载提携结客坛,淬锋清水未曾乾。阵前人见青蛇入,山上妖和黑象寒。

辽塞已闻停羽檄,函关犹道用泥丸。何如擎向司徒府,坐索千金信不难。

次韵酬裕斋

明代 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堂寰中半堂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

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龙南女

明代 黄衷

龙南女儿花似稀,生年十八没重围。红颜不为红巾死,夜跨斑骓间道归。

责足

明代 黄衷

百骸奉百司,而足荒厥职。苦疑海气沦,再恐瘴烟逼。

中途辍脩程,期十不一即。朱门敢趑趄,委巷且偪侧。

缅怀渊明舆,讵觊凿齿识。涪翁隐税监,姚相愁谮贼。

斯贤苟弃捐,无亦汝作慝。况予顽顿姿,跬步如践棘。

桧杖徒效能,终恨失汝力。家山节物天,怅望犹异域。

医工汤液投,僮仆递按抑。何当复素履,庶肜慰衰息。

寿周荔湾和狮山韵

明代 黄衷

渭滨曾记入占年,何似歌钟宴列仙。道士传丹封赤篆,舞儿拖锦出红筵。

紫霞杯泛鹅黄苾,白雪诗缄鹄素鲜。只有乔松堪致祝,春光长在众芳前。

悯雨次巡院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深涧灵湫总涸泉,炎风吹野郢襄连。回栏徙倚频瞻毕,静院焚香自吁天。

旱魃岂堪长作祟,雨师何得更高眠。鞭龙早逐滂沱去,社鼓村村报有年。

失猫戏咏

明代 黄衷

窥禽时向屋山西,鹰爪狼牙百相齐。晓静或眠云母障,午晴曾落牡丹畦。

相随万水千山渺,不道前乡后里迷。某氏瓶罂谁复惜,社中无计制鼯鼷。

元日和丫山

明代 黄衷

人间胜事只图新,试笔看君句新神。鹊侣悦晴纷叫噪,萱芽含冻向嶙峋。

遗樽幸许先尝酒,折简将期共探春。可笑狂夫狂到底,歌声中夜彻高旻。

独坐七首 其七

明代 黄衷

请药东街质弊貂,五情炎火一时消。至今捧履无孺子,竹杖何曾过圮桥。

寄罗浮庞镇卿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五色禽飞春正晴,石楼初日见南溟。浪花如雪三十里,知是鲲鹏羽翼生。

寿薛封君

明代 黄衷

旧隐门前五柳风,新恩诰上锦风丛。崆峒有道屯蒙秘,禹穴多奇表传雄。

寿域歌钟应速客,年家分义合称翁。欲知庆泽无穷处,令子名高□省中。

饮邓沃泉宅兼辱赠篇次韵奉酬

明代 黄衷

江上归缨振素埃,钓矶寒水绿如苔。莺花依钓诗邮近,凫藻无穷野棹开。

南陆日华催小至,东家风韵忆重来。何堪更尽投壶兴,黄菊当樽咏有莱。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四 杨梅

明代 黄衷

谁接东洲本,稽山浪得称。他时红粟颗,知映玉壶冰。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朱轮冲雨尚频过,春色晴华更几何。南国风流聊复尔,东都名胜已无多。

评香不独齐芳杜,附艳无因学女萝。若使相君长献御,黄缯先系向阳柯。

偶述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战戟森森在,浓云浩浩奔。鬓星随日上,花雾□江浑。

近野纡樵道,荒城惨燹痕。如闻新鬼哭,寒食尚游魂。

追叙清溪翁

明代 黄衷

清溪之水清以深,飞湍千里赴云林。溪居逸老雪垂领,誓指素石明贞心。

武惠仍闻涣中土,翁也古雅生乎今。济人不叙眼前德,耀世宁论头上簪。

饥来饮向清溪水,乐处仍登溪上岑。浮云苍狗但变态,肯与鱼鸟争浮沉。

忆昔翁未落世时,有问不语惟弹琴。鹿门老庞足冲寂,鬼谷夫子遗幽音。

几年种树卜天运,苍槐千尺垂高阴。粤中屹屹御史府,利润恍如溪共临。

岷山瓮口导江出,况复庆源无近浔。吾闻汇会更百派,浩浩九有流沄沄。

怀西庄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漠漠林姿澹不浓,日斜才见水南峰。机声札札比邻夕,粳穗油油佃舍冬。

潦尽融□行郭索,天高沆瀣浴芙蓉。商歌不发蓬扉掩,尘世谁知去住踪。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