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衷
暂凭歌笑接堂堂,榕叶阴连大隐乡。九日登临堪蔗境,百年悲喜付优场。
客分庆马杯深浅,僮竞风鸢线短长。欲借鲁戈挥落景,入城舆从莫教忙。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 其六 群峰送青
江上兹山与岳尊,腾猿回鹤谩纷纷。帘端矗矗群峰翠,一笑真同列戟分。
新店驿和竹溪
滇水南天亦尽头,偶从汗漫续兹游。马谙驿近蹄方疾,山到春酣翠欲流。
竹叶掌中聊引满,桃花洞口暂淹留。杜陵镜里韶华在,荣路无劳羡八州。
送郑立之少参闽藩
三山南去入烟霞,傍马春光岂霞赊。黄鸟声中饶别思,鹧鸪词后艳才华。
六曹选望须参省,十载怀亲恰过家。谁遣疏慵继芳躅,祇应惭愧夏官衙。
简木
□蜀山中只数章,楼云笼雾近千霜。明堂高栋真何忝,未免人间寸尺量。
丫山惠菊酒霜橘豚蹄口占奉谢二首 其一
绿樽传惠到寒堂,潋滟真含琥珀光。洗盏悠然还独酌,尘襟无限九秋芳。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一
稍过花砖界,愁侵妙月痕。呼僮将我斧,吾意在除繁。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十 桔
芳根连楚泽,题作洞庭君。几树园池上,相看岁未分。
次韵酬裕斋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堂寰中半堂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
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挽钟紫村
意气平生盖万夫,伤心千古恰须臾。郎官虽贵才终负,文字堪传道未孤。
堂上自怜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无。岩霜九月空荒草,谁送刍灵返瞑途。
送张宪副归吴兴和姚东桥
南乡飞雾似轻埃,舟带残潮款款开。松菊对临犹浩气,乾坤沦掷是雄材。
山中卦影初逢遁,市上仙风旧姓回。一曲洞庭三万顷,白鸥波里几人来。
靖夷赠蔡半洲
礼极分符重,星随画壤明。鬼神窥将略,山斗俨儒荣。
令肃鲸鲵窟,功收虎豹城。铁舟馀旧迹,铜柱契前盟。
笑鲜雄酋组,言韬武士缨。来同光帝德,休战播天声。
伐大心弥小,怀虚宠不惊。台端姑总宪,位正允孤卿。
家庆芝英丽,亲筵豸綵呈。况闻南海曲,嘉谷答生成。
入宣威关
猿声犹是贵山闻,约略莺花管闻分。旧垒已荒馀细柳,微
和南皋春日閒居写怀二首 其一
知隔清虚尚几尘,风花偏得伴閒身。盆池独赏红蕖早,陶鼎先尝紫蕨新。
几格有书曾弭癖,刀圭无药可祛贫。溪山胜处烦延访,只恐渔樵是异人。
移镇
遐方裘带照双蓬,已窃华途累至公。三楚去天还近远,孤臣惟命亦西东。
时名若个登楼后,地望偏多赐履中。虚浅岂能承沛渥,眼前江汉寸心同。
荒园伏枕承丫山过设兼侑以诗奉答四首 其二
正讶春阴逗午光,开筵醪馔列珍行。衰予未怨山斋冷,乐得清贤气味尝。
丫山惠菊酒霜橘豚蹄口占奉谢二首 其二
皇橘醑翁映二毛,春风长日读离骚。老饕意态凭描画,细嚼豚蹄当左螯。
独坐七首 其四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郊园晚瞩怀天游坡山二首 其一
平野牛羊认舍回,池光仍似练湖开。身轻稍纵知鱼乐,思逸时从斗鸭来。
雀舌泛泉闲昼茗,蜂须缀雨小春梅。翻嫌遁迹无深处,举目犹堪见粤台。
贱生石塘周子以诗为寿次韵奉答
早衰清世愧称贤,渔籍闲名浪得先。花隐山房分绿野,鹤临风浦梦青田。
曾无酒数依金谷,祇有诗狂学玉川。看罢残棋惟袖手,贮君荣路策勋年。
龙头岭
龙头岭上鬼火青,虎榜山前昼晦暝。小妇江边号欲绝,郎君被杀祭狼星。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送汪南宁
荆州除夕
坡山寄示喜予得郡之作次韵春答
鳌峰寺饯饮谢骆任之
送梦山少参分司岭东四首 其一
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 其二 遥情
元日和丫山
次韵沧洲雅集五首 其五
寄陈高吾兵侍
立春和姚东桥二首 其二
冼少汾新岁见怀和答二首 其二
答彭给舍
甲辰贱诞承周狮山以诗为寿次韵奉答
山人馈薇
入京寄子章弟
营佳城庄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一
望岳和杜
舟中和张天益二首 其二
苦雨二首 其二
鼓山限韵一首
丫山命酒过予观菊以诗订约次韵奉答二首 其一
象樽
哭坡山先生二首 其一
四月八日涪陵舟中读东坡食荔枝诗戏和一首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 其二
观物 其四
慕萱卷
寿天游
江上对月
煎茶和赵侍御二首 其二
秋兴和郑希大 其二
客有遗山龟者言且已足疾纪以二绝句 其二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 其四
挽王封君
赏菊和坡山二首 其一
移家长安西街五年前是予旧居
梅正郎荣寿卷
西征赠屠巡察
醉菊
开门
得报子章弟落第抵家
和计封君
次韵答沃泉二首 其一
寄毛东塘大司马时开府南宁
虎岭脩墓书感
藏书
江行 其七
独坐七首 其二
书李主事传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七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十七 枸杞
上新河送时雍少参兄
奉送蒲川龚先生赴湖南左辖和姚维宁
题李水部月殿秋香卷
医僧
和唐景夷得山一首
送陈少参入贺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十二 海石榴
答坡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