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白石舟中震雨二首 其二

白石舟中震雨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西方虩虩惊百里,火龙决眦划波起。石妖木魅损威神,老蚿只在人间市。

诗人黄衷的古诗

代和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手把遗文思岂堪,新愁聊与吊江南。身为僧后疑真幻,名在卢前信不惭。

千里未终才自逸,万金难售剂宁甘。夜台可作人心在,谈到平湖便喜谈。

追叙清溪翁

明代 黄衷

清溪之水清以深,飞湍千里赴云林。溪居逸老雪垂领,誓指素石明贞心。

武惠仍闻涣中土,翁也古雅生乎今。济人不叙眼前德,耀世宁论头上簪。

饥来饮向清溪水,乐处仍登溪上岑。浮云苍狗但变态,肯与鱼鸟争浮沉。

忆昔翁未落世时,有问不语惟弹琴。鹿门老庞足冲寂,鬼谷夫子遗幽音。

几年种树卜天运,苍槐千尺垂高阴。粤中屹屹御史府,利润恍如溪共临。

岷山瓮口导江出,况复庆源无近浔。吾闻汇会更百派,浩浩九有流沄沄。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十六 椒

明代 黄衷

第功虚药笼,献颂自春朝。畸客无芳思,犹堪赋远条。

登道场山

明代 黄衷

木杪垂虹石径横,葱青隐约见飞甍。苍烟近带罗山秀,紫气遥含震泽晴。

何代高禅闻伏虎,有时清梵接啼莺。暂来不为乘幽兴,道是春畬蚤已耕。

代和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天问他年嗣楚音,巫咸不语夜将临。玉盘何意频圆缺,瑶海无凭谩浅深。

入省独摇惊吏笔,盖棺安死济时心。一经堂上多良冶,肯负金缕尺只簪。

煎茶和赵侍御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桃花初乞楚山春,歌罢新辞已动人。双井密云香讵歇,八公甘露迹空陈。

湘瓷闻色宁同格,卢碗浇烦觉有神。岁晏因君方赏味,小斋擎盏忆相亲。

林中

明代 黄衷

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蔗浆中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

至日和峰湖却寄子章弟

明代 黄衷

气候天南不似冬,鬓容临镜却冬蓬。江山骨肉孤舟别,阊阖簪裾万国同。

莲漏渐辞长夜刻,兰丛儗觑小春红。老予独有惊时感,缓带行吟款款风。

寄述古翁

明代 黄衷

身在江湖道自尊,登堂长见古风存。王通著论全经世,徐孺明农祇闭门。

踪迹暂时逢郡守,姓名何处号轩辕。从前检校醇儒行,清苦无劳并日餐。

独坐七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独坐七首 其七

明代 黄衷

请药东街质弊貂,五情炎火一时消。至今捧履无孺子,竹杖何曾过圮桥。

承南皋见赠次韵奉答

明代 黄衷

新篇堪拟凤鸣阳,欲对还如水一方。病骨未嫌初伏暑,烦襟先濯绪风凉。

浑疑仙客冰壶里,宛在佳人锦瑟旁。珍袭已深虚白室,斗间犹自见晶光。

赠小江黄宪副入闽便道省母

明代 黄衷

琴书千里一轻舠,岭海澄清仰豸袍。苍柏影摇南国远,绛榴花丽北堂高。

履逢圯下机方秘,诗到涪中句转豪。榜上宗盟予负我,谩随耆旧拜旌旄。

秋兴和郑希大 其四

明代 黄衷

阿云游洛岂知回,凉月酣歌影自陪。江树到秋惊绿叶,野人岐路认苍苔。

闲情独坐吹萧步,古意曾登□马台。对客不妨频命酒,稍堪真率醉边来。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 木犀

明代 黄衷

老气苍莓合,幽英屑玉开。有人曾赏味,道是月中才。

丹阳登舟

明代 黄衷

山城返照上楼台,迤洒遥从北固回。委巷人归沙市散,邮亭吏报夜冰开。

暂分江火鸣铙去,讵忆风霜振策来。客思不缘贪浩渺,王程宁为岁华催。

马金镇

明代 黄衷

赤鸠声急曙光斜,久客逢山梦亦赊。雉纛亭亭清道雨,熊车款款浅溪花。

僧依白社还芟麦,人逐红巾未奠家。幕下更咨深入计,不妨云鸟驻前沙。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七

明代 黄衷

方术争传内外丹,汞烟飞尽黍珠寒。无穷荒草埋仙骨,天上徒闻白玉棺。

送叶贰府报政

明代 黄衷

东方千骑引征轺,澹澹晴风郭轺桥。吏道一时监郡最,乡心三月过家遥。

莺花入传催通籍,书剑同舟懒候潮。凉影午亭移榻处,可堪清论少端寮。

三闾乡

明代 黄衷

大雅婴多忌,怀王亦懿亲。国均王匹士,泽畔即孤臣。

有作思公子,何心媚妇人。脩门山鬼语,初服芰荷纫。

故宅随芜没,遗篇与世珍。香溪春尚浅,未得荐芳蘋。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