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赏菊和坡山二首 其二

赏菊和坡山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浮生今逐日行南,便拟移家住菊潭。世事但逢曹相饮,风流当就阿戎谈。

云霄末路成初服,道德私心愧盍簪。问我别来何所见,两狙相向泣朝三。

诗人黄衷的古诗

小溪晓行和唐司谏

明代 黄衷

风牵袅袅带浮岚,江路惟应鹤性谙。馔少鲈鱼家正远,枕依蝴蝶梦初酣。

千山氛祲嗟于役,百里凋零念弛担。曾是西征能作赋,也胜挥麈坐清谈。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 其三 灵芝兆祥

明代 黄衷

芳菲何限竞春先,唯有芝英俟庆妍。闻道贵池连帅府,一年三秀锦堂前。

鸠巢醝台乳白雏二驯扰可玩作瑞鸠歌

明代 黄衷

闽中醝台昼如水,台畔荔丛光薿薿。七子巢昏雨脚斜,两片天山雪花起。

耿耿西沦太白精,寒林弄日试春鸣。素鸾且莫妒颜色,舂锄琐细鱼梁横。

江南书客弁伊骐,晨风吹鬓数茎丝。临淮孝子鹄头诏,勿逐金钩变化为。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黄衷

冬郊香雪破梅花,春郊桃蘤烂晨霞。病叟清狂销不得,倩人扶起踏晴沙。

乙未寒食虎岭上冢怀樗亭弟

明代 黄衷

聒聒鸠妇鸣,群峰雨姿暗。车帷破酸风,十里始平旦。

自营数家村,节候忽已换。鸡豚递长育,松筠翠张幔。

无事惟掩扉,力病将麦饭。老泪千百条,麻衣几曾叹。

有弟在都门,归报岁云晏。岂不念兹晨,宦迹固汗漫。

缁尘马首高,安得奉清燕。怀哉复怀哉,道远心曲乱。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八 柑

明代 黄衷

闻道龙城野,金苞亚绿云。么么三两树,何处比封君。

拟赠

明代 黄衷

节旄光动峤南軿,司马奇踪照杀青。衮钺忆曾窥志郡,风骚誇为觅书屏。

江山是处高卿月,宇宙无穷一使星。越绝故深摇落恨,未随衣屦过山亭。

追挽张都阃

明代 黄衷

虎头信有通侯骨,马革何曾壮士悲。邕管山河挥羽日,交州风雨死绥时。

报恩宁顾万金宠,仗节惟馀孤剑知。疑冢椒浆今入土,祇应冥莫鉴孙慈。

送关给舍赴召

明代 黄衷

滇池三月瘴烟轻,手上归环万里情。与世不妨文作业,复官仍得谏为名。

南烹韩愈初宜味,西赋安仁旧纪行。前席倘询幽远俗,一篇王会几时成。

南亭驿和韵

明代 黄衷

饥鹰得食飏不搏,老狖知风悲复啼。江栖数口菜根尽,山樊二月桃花低。

画船急榜候吏走,白板返扃无客题。揽衣中夜看弧矢,破镜已挂寒岩西。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清晓凝寒午郁蒸,幽居何处兴堪乘。东岩闻有栖禅侣,欲扣云关恨未能。

再赠梅轩

明代 黄衷

素衣澹澹漓江晓,海鹤形神秋更闲。太史南观曾禹穴,弥明西下自衡山。

藜灯今雨更生馆,道气多时老子关。古庾梅花看不足,须君新赋远游还。

次韵梦山白沙与同事诸公登山观海

明代 黄衷

登山寄遐思,南溟一何遥。海鸥大如鹳,出没随风涛。

峥嵘碍远览,鲸背苍屿高。阴阳苟簸荡,安辨来去潮。

龙挂谩惊怪,排云但枚条。宇宙亦几许,傍席空周遭。

兹游暂有适,我生竟云劳。回车踏首路,日落城乌号。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二 亭

明代 黄衷

敢拟弄水轩,悬匏比崇博。况有濠梁情,凭栏羡鱼乐。

新恩为沂乐廷卿赋二首 其二 春殿读卷

明代 黄衷

月淡鸡人晓,风融象魏暄。贤才融入彀,明主正临轩。

蕴藉谁三策,包罗若万言。贞怀嘉剀切,浩养录雄浑。

绮靡铺张彻,玙璠品第存。题元天翰丽,得俊圣颜温。

席密孤卿右,恩联八座尊。儒荣非一事,特此重时论。

答子章弟

明代 黄衷

纵迹初逢墨妙堂,残碑曾识旧文章。湖光亦似投书浦,诗格何如奉礼郎。

广院槐芬蝉语寂,满江秋色鹤程长。谁能更学东方朔,折桂门前奉一囊。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七 佛手柑

明代 黄衷

我观龙象相,千手各有执。愿化青林株,手手垂宝实。

丙戌除岁

明代 黄衷

鄂渚俄惊岁再除,江天雪霁日光舒。吏封台印裁红楮,童理官资振素书。

忆弟自从逢雁后,分年应在听鸡初。然松烧纸曾同俗,谁道迂人世事疏。

郑氏双节词

明代 黄衷

昼寂寂兮堂阴,乌毕哺兮蛩吟。姑号兮少子,妇哭兮夫君。

天何道兮有此,地何神兮可凭。念门祚兮未已,幸一息兮千金。

慨轻尘兮弱草,愿嗣姑兮徽音。瞻既拱兮墓木,誓同穴兮孤岑。

宛修灵兮不昧,谅匪石兮我心。骈白首兮受祉,裕潜德兮后昆。

纪闻

明代 黄衷

岐阳风日足栖梧,翙翙何因到梧隅。鹪鹖胡为混灵綵,麒麟偏得并祯符。

声中律吕谁相和,影落关河恐亦孤。知子不缘循吏出,祇应明圣比唐虞。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