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 其五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 其五

清代 黄遵宪

沧溟此去浩无垠,回首江城意垠亲。昔日同舟多敌国,而今四海总比邻。

垠行二万三千里,等是东西南北人。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

诗人黄遵宪的古诗

岁暮怀人诗 其三十二

清代 黄遵宪

风雨更寒守一庐,墓门夜夜泣啼乌。多情人惯伤心语,更谱哀弦十斛珠。

感事 其八

清代 黄遵宪

太白星芒月色寒,五云缥缈望寒安。忍言赤县神州祸,更觉黄人捧日难。

压己真尤天梦梦,穷途并哭海漫漫。是非新旧纷无定,君看寒蝉噤众官。

岁暮怀人诗 其二十二

清代 黄遵宪

结客须结少年场,占士能占男子祥。二十年前赠君语,于今憔悴鬓微霜。

己亥杂诗 其二十八

清代 黄遵宪

世守先姑《德象》篇,人多《列女传》中贤。若倡男女同权论,合授周婆制礼权。

岁暮怀人诗 其四

清代 黄遵宪

门第将军双戟围,长安花好马如飞。只怜同听秋声馆,瘦竹疏桐鹤不肥。

七用前韵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落叶秋风怨帝梧,天寒谁为送褰襦?六宫亦写《零丁贴》,九牧旁观《罔两图》。

列仗黄麾函促送,蒙头毡毳病应苏。转旋龙驭归何日?恨未前驱手执殳。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七八

清代 黄遵宪

依样葫芦巧略同,镂金刻木总能工。楚材借用推鞍部,蕃别传家数笔公。

酬曾重伯编修 其一

清代 黄遵宪

诗笔韩黄万丈光,湘乡相国故堂堂。谁知东鲁传家学,竟异南丰一瓣香。

上接孟荀驺论纵,旁通《骚》赋楚歌狂。沣兰沅芷无穷竟,况复哀时重自伤。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三

清代 黄遵宪

三年团扇在怀袖,六月重裘仍带围。万里归槎北风急,经旬却换五时衣。

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

清代 黄遵宪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我生托此国,举国重科第。记昔持墨卷,出应群儿试。

梦谒文宣王,旁立朱衣吏。手指平头宪,云是汝名字。

尔时意气盛,年少矜爪嘴。谓彼牛医儿,徒一唐名士。

不如《党锢传》,人人主清议。汪汪千顷波,陋比涔蹄水。

捧龟诟天呼,区区竟余畀。乌知当是时,东海波腾沸。

攘夷复尊王,佥议以法治。立宪定公名,君民同一体。

果遵此道行,日几大平世。我随使槎来,见此发深喟。

呜呼专制国,今既四千岁。岂谓及余身,竟能见国会。

以此名我名,苍苍果何意!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制。

举世趋大同,度势有必至。怀刺久磨灭,惜哉吾老矣!

日去不可追,河清究难俟。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

己亥续怀人诗 其六

清代 黄遵宪

龙泉知我剑随身,三斗撑胸热血新。是我眼中神后物,熊罴男子凤凰人。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一

清代 黄遵宪

舟鲛衡鹿富良材,椎结夷风草昧开。昨夕屠鲸今射虎,明朝跣足读书来。

八用前韵 其一

清代 黄遵宪

惊天重鼓女娲簧,横逼君弦变履霜。跪地习闻提冒絮,夺门祸遂起萧墙。

日中倾蜺何无忌,海外医龙竟有方。闻道八神齐警跸,人间早既唱《堂堂》。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十

清代 黄遵宪

谁信勤王檄,都成乌合徒。兵篦纷白劫,国髽哭朱儒。

张脉当螳臂,空谭捋虎须。计穷惟矢死,一死岂偿辜。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七

清代 黄遵宪

博士来从继体初,《五经》亦自劫灰余。航头古典欺人语,何处琅环觅异书?

己亥杂诗 其十五

清代 黄遵宪

无端苞拆复挼莎,误尽人非郭橐驼。甫见萌芽生意尽,对花负负奈花何!

拔自贼述所闻 其三

清代 黄遵宪

今日阿哥妻,明日旁人可。但付一马驮,何用分汝我。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十

清代 黄遵宪

舍影摇红豆,墙阴覆绿蕉。问山名漆树,计斛蓄胡椒。

黄熟寻香木,青曾探锡苗。豪农衣短后,遍野筑团焦。

送秋月古香种树归隐日向故封即用其留别诗韵

清代 黄遵宪

昨日公侯今老农,飘然挂冠归农封。忙时蜡屐闲扶筇,空山猿鹤长相从。

觚棱帝阙春梦浓,醒来忽隔天九重。天风吹袂云荡胸,云胡不乐心溶溶。

人生一别难相逢,落月屋梁思子容。他时子倘思吾侬,鸡鸣西望罗浮峰。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49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