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黄叔张

答黄叔张

宋代 朱熹

日君趋玉陛,抗疏肃邦刑。便有荣褒衮,无劳涕伏青。

众流争靡靡,一柱独亭亭。只恐追锋急,那容昼掩扃。

诗人朱熹的古诗

奉酬子厚咏雪之作

宋代 朱熹

遥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仰视天正黑,寒气惨悲凉。

飞霰忽下零,雪花亦飘扬。飘扬未云已,须臾满空翔。

前山失旧姿,川谷流素光。念昔少小时,无事志四方。

五年江海上,不见雪与霜。飘飖今日情,浩荡谁能量。

凌晨饮一杯,竟日守空堂。伫立玩奇变,永言获新章。

踌躇欲何报,玉树生琼冈。

作室为焚修之所拟步虚辞

宋代 朱熹

归命仰璇极,寥阳太帝居。翛翛列羽幢,八景腾飞舆。

愿倾无极光,回驾俯尘区。受我焚香礼,同彼浮黎都。

训蒙绝句 意

宋代 朱熹

意乃情专所主时,志之所向定于斯。要须总验心情意,一发而俱性在兹。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莫似寒梅太孤绝,更交遥夜笛中吹。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

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一 药圃

宋代 朱熹

长镵斸灵根,莳此泉下圃。珍剂未须论,丹荑已堪煮。

题西林院壁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巾屦翛然一钵囊,何妨且住赞公房。却嫌宴坐观心处,不奈檐花抵死香。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谁寄寒林新斸笋,开奁喜见白差差。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菩萨蛮(回文)

宋代 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谢人送兰 其二

宋代 朱熹

淹留阅岁序,契阔心怀忧。独卧寄僧闾,一室空山秋。

徘徊起顾望,俯仰谁为俦。伊人远赠问,孤根亦绸缪。

芳馨不我遗,三载娱清幽。愧无琼琚报,厚意竟莫酬。

瞻彼南陔诗,使我心悠悠。

次韵伯崇自警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诵君佳句极优柔,未得明彊是所忧。若悟本来非木石,保君弘毅不能休。

训蒙绝句 鬼神

宋代 朱熹

鬼神即物以为名,屈则无形伸有形。一屈一伸端莫测,可窥二五运无停。

试院即事

宋代 朱熹

端居惜春晚,庭树绿已深。重门掩昼静,高馆正阴沈。

披衣步前除,悟物怀贞心。澹泊方自适,好鸟鸣高林。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二

宋代 朱熹

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

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

送张彦辅赴阙

宋代 朱熹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游昼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

宋代 朱熹

仙洲几千仞,下有云一谷。道人何年来,借地结茅屋。

想应厌尘网,寄此媚幽独。架亭俯清湍,开径玩飞瀑。

交游得名胜,还往有篇牍。杖屦或鼎来,共此岩下宿。

夜灯照奇语,晓策散游目。茗椀共甘寒,兰皋荐清馥。

至今壁间字,来者必三读。再拜仰高山,

用丘子服弟韵呈储行之明府伯玉卓丈及坐上诸友

宋代 朱熹

我是溪山旧主人,归来鱼鸟便相亲。一杯与尔同生死,万事从渠更故新。

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

宋代 朱熹

大专槃万生,异体实同气。云胡分彼己,直以私自蔽。

君家桂林伯,德学妙一世。闭户不忘忧,缨冠矧行义。

眷言介弟贤,四益谨先畀。千里各分符,一心同尽瘁。

远题斋户册,来表栖息地。系述写心胸,俯仰资惕厉。

阳嘉既涤荡,阴慝失封闭。介然彼苛痒,嚇若我黥劓。

拊摩极哀恫,征取敢常艺。战兢一日力,洋溢四封被。

君看物我间,隐显岂殊致。愿反振民功,更懋根本计。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