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游郑氏庄

春日游郑氏庄

明代 黄佐

寒食园林载酒,暖风帘幕啼莺。高阁一回欹枕,小楼何处吹笙。

诗人黄佐的古诗

咏四皓

明代 黄佐

歌残鸿鹄汉宫秋,四老曾随鹤驾游。采采琼芝谢车马,不知罗网是留侯。

伦子席上赏菊观戏

明代 黄佐

多暇日陪骢马游,尊前还有锦缠头。残花烂漫开何益,妙舞逶迤夜未休。

遂有冯夷来击鼓,焉知李广不封侯。合欢却笑千年事,许坐层轩数散愁。

雨后精舍小憩

明代 黄佐

凤竹娟娟净,鸥波澹澹生。纷华非我事,顿悟竟谁成。

室里乾坤大,腔中日月明。曲肱曾未枕,万壑正春声。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八

明代 黄佐

西北望松楸,恻恻怀昊天。昊天有霜露,松楸故依然。

飘萧麦饭节,寂历墟里烟。衔训励明德,庶几以归全。

恭谒孝陵侧望懿文墓

明代 黄佐

紫金积翠镇重泉,绛节扬灵护九玄。五色云车龙渺渺,万行珠树鹤翩翩。

鼎湖风雨秦淮水,缑岭烟霞句曲天。玉玺一从归冀北,郁葱佳气自年年。

赠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六首 其五

明代 黄佐

海榴发岩楹,葳蕤含景鲜。茭萼蕤阳光,亭午丹欲然。

萧瑟岁寒节,缅怀中兴年。雍齿反婴僇,丁公顾能全。

如彼荧荧者,乃矜一朝妍。缄书持赠君,何由达灵荃。

濂溪

明代 黄佐

真儒去代久,一亩存遗宫。濂泉亩不食,旦夕寒潨潨。

芙蕖谢光彩,卉棘纷蒙笼。乌鸟聚乔木,噭噭鸣积阴。

依岩见樵爨,驻辙闻村舂。日晏牛羊下,秋高禾黍丰。

溯源旷无人,沿泂焉所终。蹇予勇言迈,扶策安能从。

精灵谅斯在,沕穆相为通。繄昔宋中季,皇流叠褒崇。

披云起结构,洒翰盘蛟龙。霁月辉朱缀,光风摇琐窗。

谁令坐消歇,吾道曾何穷。

游泰泉席上与陈京兆天游邓宪副沃泉分韵得文字

明代 黄佐

一尊何处可论文,买得青山近白云。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次唐加民大尹韵

明代 黄佐

烟花随处艳芳春,城里青山小避尘。出谷有莺求旧友,鸣皋惟鹤拟精神。

年追卫武真难老,诗似唐人妙绝伦。明日星台传盛事,弧南光满粤江滨。

谢梁思伯中舍

明代 黄佐

葛巾吾亦晋时陶,瑶席初开集陶髦。醉倚曲池浮晚照,凉从清樾起秋涛。

苍龙石上张鳞鬣,仙鹤云间下羽毛。知是扶抟应万里,夜来风雨动亭皋。

次韵答廖鸣吾见怀

明代 黄佐

北风吹女思悠悠,乘兴难移雪夜舟。建礼昔同鸳鹭序,裁诗今在凤凰楼。

岸花樯燕催春色,洛水秦山入暮愁。多病可堪回首远,吏情吾已付沧洲。

游南华次章朴庵韵漫作禅语

明代 黄佐

南能无伎俩,妙境还谁履。拈花裂虚空,莫问如何是。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一

明代 黄佐

苍山倚天东,秀色亘千里。缅怀山中人,羽翼赤龙子。

织鸟翔太霄,翩翩彩云起。瞻云息机事,林卧观无始。

玄堂八景为罗大参题 其八 冈背青松

明代 黄佐

冈背何所有,历历青松树。飒飒悲风来,恍恍神灵雨。

英德别杜生兄弟

明代 黄佐

扁舟六月度浈水,英德县前鲈已肥。别尔弟兄难废酒,驱人岐路易沾衣。

沧江急雨群龙出,古峡闲云独鹤飞。返棹相看情不断,倚门真觉梦同归。

琴操三首 其一 玄云操

明代 黄佐

油油玄云,蔽日之光。有昏者椓,之天之纲。禺原膴膴,可耕以粟。

驷马高车,无我囊三木。若虞设罗,色斯駴而。彼巢于幕,于嗟殆而。

珠江刘生吉卿往江州书馆赋诗以送之

明代 黄佐

腊月行邕管,沧波冷白蘋。雨晴梅映日,风定鸟催春。

说剑休辞酒,扬舲恰爱人。此行须自爱,期尔德为邻。

瑟调曲四首寿陈天游府尹 其四

明代 黄佐

天阍洞开何嵯峨,太仪发轫升峨霞。麟车翩翩鸣凤珂,仙之人兮纷如麻。

俯望南极行且歌,彤狐瑞彩映若华。九阳晞目炯不遐,注我锦席生黄芽。

千年桃实如枣瓜,荐以云液朱颜酡。琅璈柯笛参灵鼍,岁岁年年仙赏多。

咏志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黄佐

轻车驾羸马,悠悠遵逵路。东指泰山岑,苍然翳云雾。

愧无鲁阳力,何由照诚素。徘徊彭城下,闻有桓魋墓。

朽骨灰已久,石椁安能固。但见榛莽间,纵横走狐兔。

九成台次章提学韵时闻王师发金陵

明代 黄佐

睥睨鸦啼向古台,台前斑竹自花开。水通湘浦萦如带,山近苍梧翠作堆。

嘉乐也知非野合,倦勤何事复南来。鸾舆虎旅传消息,心折江城画角哀。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