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送同年刘鄜南归秦中集杜四绝 其二

秋日送同年刘鄜南归秦中集杜四绝 其二

明代 黄佐

青枫叶赤天雨霜,三叹聚散临重阳。篱边老却陶潜菊,托身白云还故乡。

诗人黄佐的古诗

秋日送同年刘鄜南归秦中集杜四绝 其三

明代 黄佐

但觉高歌有鬼神,回风飒飒吹沙尘。酒阑击剑蛟龙吼,羞见黄花无数新。

紫云观易台为薛吏部题

明代 黄佐

鸣鹤振远皋,潜龙耀灵渊。懿彼庐山曲,栖兹高蹈贤。

紫云结兰若,孤峰霭炉烟。筑台躆幽胜,迎风概中天。

侁侁衾佩集,琐琐圭符捐。观易研众妙,洗心由浩然。

开轩丹巘入,承宇青霞连。编韦会至赜,舍瑟成真筌。

虽生姬孔后,已悟羲皇前。汇征谢嘉遁,道以时屡迁。

垂光虹蜺上,永怀丘壑年。

松巢为颜录题

明代 黄佐

层冰硉矹风萧瑟,谈玄邂逅归根日。若木朝来结紫霞,扶光夜转成金液。

济水逶迤环玉龙,翩然独立东蒙峰。丹丘黄石倘可遇,浩歌与尔巢云松。

送龚少参归田三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我之田矣东之皋,公之出矣攀倪旄,爱而不见心烦劳。

停云望久雨声歇,松壑潇潇生夜涛。

别萧潘二通判于淡岩作

明代 黄佐

五马翩翩度远岑,日浮苍翠满离襟。同寅合共循良传,异国仍多故旧心。

客思渐随芳草远,春光偏入野棠深。明朝鼓柁营阳道,回望零陵烟树林。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七

明代 黄佐

半隐园中鸣桔槔,曲淙趋沼白珠跳。河流浅兆真堪笑,积雪虚瞻泰岱高。

荆庭春恨和潘源鲁

明代 黄佐

东风庭院雨丝丝,姜被寒生梦丝悲。浅绿正添鸿雁沼,轻红初上鹡鸰枝。

流年未觉音尘尽,往事空诒肺腑知。断送一番吟鬓白,可怜荆树似秋时。

玄览台登望喜晴用前韵

明代 黄佐

尘环车马去遥遥,惟有春台倚泬寥。沂水咏归重与点,浮云功业小看尧。

林花受日红尤丽,野水连山翠未彫。风雨几番寒食里,杖藜今喜步层霄。

咏志二十首 其八

明代 黄佐

城隅有奇树,昔为霜所枯。东风为夕至,枝条竞芬敷。

达官驾高马,万夫行避途。威光夺霆电,意气倾皇都。

逢时恣嘘噏,政道犹蒲卢。何哉仲尼志,浮海思乘桴。

院中同龙湖少湖二学士赏红莲 其三

明代 黄佐

赤日矞云明蓟丘,亭亭羡尔立中流。花边御气通鸾仗,池上薰风绕凤楼。

临镜晓看波色静,弄珠时见露华浮。嫣然笑向瀛洲客,长有清香飘素秋。

白沙新祠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尼山日云雾,叹息弥轸情。万有何芸芸,虚完本中扃。

好古遗真筌,乃为耳目营。所以林居子,持此常惺惺。

嗟彼芷与蓠,不同春草荣。玄穹正摇落,辛勤荐芳馨。

咏志二十首 其六

明代 黄佐

登楼望高山,密云结重霄。农祥阻灵雨,四泽居然焦。

遥遥慰我心,青青见陵苕。常恐鶗鴂至,众芳从此凋。

舟中漫兴五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胥江儿女多浣纱,道傍闻有莫愁家。莫愁荡桨向何处,杨柳萧萧啼暮鸦。

陈京兆浮丘心远亭分得落字

明代 黄佐

浮丘倚阑渚,郁水环山郭。中流结衡宇,炎歊尽销落。

伊人天与游,委怀合冲漠。投簪隐朝市,緤组尹京洛。

卷舒贵自我,虞罗岂云获。丘隅协鸟性,濠梁遂鱼乐。

翛然驰寸心,万古纷回薄。高云映樽俎,凉雨洒葵藿。

陶情良在兹,抚物欣有托。愿为鸿与鹄,相将翔寥廓。

赠赵景昭归广州

明代 黄佐

庭闱每入京华梦,消息真从里闬传。慰我客怀千里外,与君交谊十年前。

心驰珠海云随棹,路入金陵日在天。好向明时图远大,只今青琐重材贤。

南征词六首

明代 黄佐

凤野传清跸,龙旌逼绛霄。风雷随鼓角,日月耀金貂。

跃马宜春苑,呼鹰织锦桥。何如穆天子,空赋《白云谣》。

全节庙

明代 黄佐

极目胡尘暗帝畿,楼船南去逐斜晖。已无虎帐鸣金柝,秖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苍梧终日见云飞。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

用兵河套二首

明代 黄佐

昔日开平将,长年髀肉消。黄河屯地险,白草隔天骄。

河套深藏马,阴山远射雕。受降城上月,曾照霍嫖姚。

春日玄览台独坐偶成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风磴纡盘郁,云萝出泬寥。日垂天北极,春动粤南潮。

松籁传虚壑,莺歌赴远箫。悠然澹忘味,何必更闻韶。

潞河元夜

明代 黄佐

水国明鳌火,烟花接凤城。绝怜今夜酒,空复异乡情。

宝马嘶尘度,银蟾倚树明。客愁无处看,况乃管弦声。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