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虎丘怀古

虎丘怀古

明代 黄佐

寂寞吴王国,笙歌入海云。夫椒先自败,于越遂能军。

月落苧萝冷,花深麋鹿群。千年金虎去,谁守阖闾坟。

诗人黄佐的古诗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 巫山高一章十三句 其七

明代 黄佐

巫山高,高若何。淮水绕之,不可以过。䯀骢文马锦障泥。

我欲渡之,徘徊而骄嘶。阳台有女居迷楼。爱而不见烟云愁。

胄有虮虱,户有蛜蝛。嗟我行役,今还归。

秋日宴凤来亭呈同游符陈二使君

明代 黄佐

危亭开宴逼秋穹,五马同游一马骢。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

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笑指九成台上凤,来仪应在碧梧中。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黄佐

清河舟楫达孟城,夹岸青青麦浪平。闻说江南好风雨,绝怜江北望秋成。

送龚少参归田三首 其三

明代 黄佐

衡门反锁春泥深,蔷薇花开明素琴,公之行矣成孤吟。

十年离合叹岐路,脉脉长江空此心。

登泰泉山椒和天游峰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瑶空飞翠可扶筇,仙侣淩秋觅筇踪。樵径风清闻落木,海门霞起混高峰。

蟹泉瀹茗吟边酌,虹涧寻花醉里逢。翻笑十年尘土梦,马蹄空趁景阳钟。

秋怀集古句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冰玉徒贞白,江湖迥且深。秋菊有佳色,寒蝉无馀音。

感物忧不歇,隔我浮与沉。人生有离合,孰为劳寸心。

濯足万里流,长啸高山岑。大哉乾坤内,视古犹视今。

九月十七日大封宗室奉命充南渭册礼使

明代 黄佐

胪陛传宣仰圣君,锡茅分器重殷勤。日临阁道开三殿,风递宫韶出五云。

宝册下时经辇路,金貂行处散炉薰。即从北极趋南渭,怅别天边鸳鹭群。

送范衢村大参

明代 黄佐

桂州城南漓水流,白蘋芳芷满中洲。即看彩鹢随春色,聊遣清尊消别愁。

画省交游成旧雨,彤云瞻望及新秋。相逢若问鸱夷子,已向江湖买钓舟。

游燕子矶次养斋韵

明代 黄佐

北去南来未拂衣,徒闻燕子有渔矶。沧江白鸟随潮迥,野寺黄花对酒稀。

清夜自悬徐孺榻,尘襟思浴鲁城沂。天峰秖是松声在,谁伴先生弄月归。

铁桥新开晚景园筑溪山一览赋诗相候候宴于晋野堂次韵

明代 黄佐

溪山新构喜经过,笑似秋星初渡河。晋野正疑南菊晚,楚云偏带朔鸿多。

挥杯白日移堤树,步屧清霜净泽荷。一望郁江天万里,冥冥何处有虞罗。

南征词六首

明代 黄佐

凤野传清跸,龙旌逼绛霄。风雷随鼓角,日月耀金貂。

跃马宜春苑,呼鹰织锦桥。何如穆天子,空赋《白云谣》。

沙洲草堂四首为欧氏题 其四

明代 黄佐

朔风潇潇沙欲飞,翠凫黄犊寒相依。古梅一夕倚檐发,吾爱吾庐春已归。

次韵梁应房园居四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青林依坝隈,翠牖何东开。大泽龙犹卧,长安日自来。

濯缨疏郁水,拄笏对朝台。啸傲浮云外,雄图安在哉。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 唐尧一章七句 其十九

明代 黄佐

务成昭,惟唐尧。钦明秉德群后朝。建礼缦缦歌庆霄。

屈轶在廷礼不彫。茅茨土阶以逍遥。望云就日谁敢骄。

寻鹤

明代 黄佐

茶鼎初生一缕烟,叠琴无处觅胎仙。瑶台有路归何日,华表遗踪说往年。

玉树风声生蕙帐,霞峰月色映芝田。扁舟更到梅花路,应在罗浮洞里天。

幽居洞

明代 黄佐

珞珞郑太玉,编茅此幽居。使隐逐羽客,鹤来聆道书。

密竹海日照,幽花松露濡。彼美逍遥子,抟扶安所如。

三穷啚诗时九首为周侍御同年 其七

明代 黄佐

霜蹄肃皇路,云翼腾天池。旭日送檐鹊,秋风飘桂枝。

憟憟未亡人,幸此光荣时。驱车向京洛,宾兴有程期。

山川复悠邈,离忧良在兹。

春日草堂雅集分得桥字

明代 黄佐

浪迹栖烟山,采芳混渔樵。东风随我行,不遣瑶草凋。

招携二三子,鸾歌蹑虹桥。弦琴坐白石,万壑生神飙。

真乐岂在酒,所贵能久要。长松阅千霜,飞萝拂丹霄。

好鸟枝间鸣,飞去枝摇摇。后夜弄云月,相期挥碧寥。

秋日登镇海楼有作呈同游东庵徐宪副顾小泾刘鱼洲二佥宪

明代 黄佐

飞楼镇重溟,凿翠倚太清。翩然翠云上,玉京连五城。

绮户环日月,丹梯殷雷霆。秋风左右至,松桧皆金声。

留连紫霞赏,慷慨沧洲盟。俯视几席下,茫茫尽尘缨。

鳌极莽安在,鲸波浩难平。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 圣人出一章十句 其十四

明代 黄佐

圣人出,龙翩翩。美人出,以管弦。千旌万骑雄哉纷。

四家从以部领军。舞剑浮白觞,我镇国。陈秘戏,乐复乐。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