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宋代 朱熹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君田间,君行护疆陲。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

诗人朱熹的古诗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

宋代 朱熹

端居岁复穷,闭户守冲澹。风阴原野悲,月黑庭除暗。

淅沥静先知,崩奔谁与探。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艳。

墨庄五咏 其五 君子亭

宋代 朱熹

倚杖临寒水,披襟立晚风。相逢数君子,为我说濂翁。

次韵择之发临江

宋代 朱熹

千里烟波一叶舟,三年已是两经由。今宵又过丰城县,依旧长江直北流。

次林扩之开善避暑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炎官虐焰遍山村,也到萧萧柳下门。水玉秋菰那可得,羡君行处午阴繁。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 其一 湘夫人

宋代 朱熹

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次秀野杂诗韵 其三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宋代 朱熹

向来试吏著南冠,马甲蚝山得饫餐。却藉芳辛来解秽,鸡心磊落看堆柈。

涉涧水作

宋代 朱熹

幽谷溅溅小水通,细穿危石认行踪。回头自爱情岚好,却立滩头数乱峰。

云谷二十六咏 其七 云庄

宋代 朱熹

小丘横翠几,层嶂复嵯峨。释耒闲来看,岩姿此处多。

作室为焚修之所拟步虚辞

宋代 朱熹

归命仰璇极,寥阳太帝居。翛翛列羽幢,八景腾飞舆。

愿倾无极光,回驾俯尘区。受我焚香礼,同彼浮黎都。

题米仓壁

宋代 朱熹

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

观上蓝贤老所藏张魏公手帖次王嘉叟韵

宋代 朱熹

火风吹散旱天云,肤寸空馀翰墨新。拭泪相看渺今古,堂堂那复有斯人。

借王嘉叟所藏赵祖文画孙兴公天台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一幅有契于心 ...

宋代 朱熹

翩然乘孤鹤,往至苍崖巅。上有桂树林,下有清泠渊。

洗心咏太素,汎景窥灵诠。栖身托岁暮,毕此岩中缘。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坐岩有怀南岳旧游赋此呈择之属和并寄 ...

宋代 朱熹

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

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崩奔小涧歇,飞舞增绸缪。

仰看鸾鹤翔,俯视江汉流。乾坤有奇变,澒洞惊两眸。

三酌不自温,倚杖空冥搜。悲歌动华薄,璀璨忽满裘。

向来一杯酒,浩荡千里游。亦复有兹赏,微言寄清酬。

解携今几许,光景逝不留。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

对此奇绝境,一欢生百忧。茫然发孤咏,远思谁能收。

杉木长涧四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五 莲沼

宋代 朱熹

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

武夷精舍杂咏 钓矶

宋代 朱熹

削成苍石棱,倒影寒潭碧。永日静垂竿,兹心竟谁识。

晨起对白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白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九曲棹曲

宋代 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曲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次韵谒忠显刘公墓下

宋代 朱熹

理乱由来今古同,覆车那肯戒前踪。纷纷误国人无数,不昧丹心独此公。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