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和容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和容

宋代 姜特立

君侯不与力科同,能事都归德行中。
矍相圃间唯孔子,和容堂上独韩公。

诗人姜特立的古诗

游三岩

宋代 姜特立

一见便非凡世界,恍然兜率化成宫。
未分混沌天无巧,已凿谽谺鬼有功。
百尺飞泉晴亦雨,四时阴穴夜吹风。
莫将俗驾污仙境,明日红法在眼中。

李仲永墨梅

宋代 姜特立

写竹如草书,患俗不患清。
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
墨君曩有文夫子,蝉腹蛇跗具生意。
当时一派属苏公,雨叶风枝略相似。
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
陈玄幻却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
近时赏爱杨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
李生於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
倒晕疏花出古心,暝云暗谷藏春色。
我一见之三叹息,意足不暇形模索。
君若欲求之点画,胡不去看江头千树白。

癸卯冬解官三山归双溪自南而北路傍梅花经月

宋代 姜特立

路出南州向北来,吴山梅冷粤山开。
阳和次第随程到,一月吹香管客回。

陈德承致政一子中舍选次子中漕台与余二息同榜贺之

宋代 姜特立

皇朝网英材,三岁设科目。四海一飞龙,两家双中鹄。

得非诗礼效,且喜箕裘续。二老亦牵连,明年书小录。

乙卯春自郡归赏牡丹适有故竟回唯魏紫略放二头 其二

宋代 姜特立

梦想看花归意浓,归来底事别花忙。魏家姊妹知人意,先试春风半面妆。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其四

宋代 姜特立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池堑台倾何足怪,雍门弹处不须悲。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宋代 姜特立

月璧上遥巘,水珠生晚苗。
田家足清旷,野步自超摇。
有叟谈耕凿,无人说市朝。
却怜膏火地,车马客尘嚣。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其五

宋代 姜特立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可笑曹瞒空狡狯,西陵作伎一何痴。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

宋代 姜特立

绝唱从前恨未多,骚人墨客浪经过。
直须吏部杨夫子,始奈楼中烟雨何。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宋代 姜特立

四方男子志,当在壮年时。
民社非轻异,才猷且小施。
附庸今列邑,大国古称随。
莫谓朝廷远,行看召驿驰。

脩谒

宋代 姜特立

偶尔事脩谒,篮舆经近村。田夫不避客,袖手立衡门。

野坐

宋代 姜特立

野坐花飞片,溪行水涨痕。
山中閒日月,世上别乾坤。

和巩教授访别二首 其二

宋代 姜特立

酒醨情恶不成醺,况复匆匆欲语分。留客恨轮无四角,供庖叹鳖少双裙。

咏閒

宋代 姜特立

一年閒有十年功,十岁如将百岁同。
此去得閒犹未已,向前日月尽壶中。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矜春

宋代 姜特立

莫疑造物擅天工,先借孤根暖气通。
待得乾坤生意广,一时散施与东风。

寄题杨先辈雾隐

宋代 姜特立

猛虎树摩痒,更为虫所蚀。
玄熊掷崖木,正坐勇与力。
尔豹居其间,而复有二德。
既不眩文采,亦知身足惜。
衣锦贵尚褧,桐梓恶戕贼。
含章大臣体,深居君子识。
室以雾隐居,兹士有典则。
韬养日以久,何患不辉赫。
而况数钜公,铭诗播金石。
只恐难久藏,却为人所即。

诗人

宋代 姜特立

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
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独卧空山中。
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
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
彼苍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

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

宋代 姜特立

度柳依桥瞰渌波,缓寻花径上松坡。
莫嫌去国谋身拙,却是归田得计多。
举世眩名甘汩没,几人闻健得婆娑。
便须和取归来曲,收拾余年老薜萝。

岁暮月下有怀

宋代 姜特立

春事侵红蕊,年光入白髭。
暖云笼月夜,斜照放灯时。
羁宦元无味,清愁只有诗。
故山无百里,梦寐数归期。

山园四咏·恐心亭

宋代 姜特立

昔人恐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恐心亭,正与醉为媒。
恐心非恐酒,所恐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苗。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恐处元不恐,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恐,却醉恐中杯。
姜特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49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