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与联句仍用内翰韵得二首别赓韵一首 其二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与联句仍用内翰韵得二首别赓韵一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桃花流水到柴门,好似罗浮烟雨村。江海别来双鬓短,朋簪盍处一堂繁。

欢娱敢忘明君赐,唱和偏清此夜魂。天地有情吾辈健,浮云世事不须论。

诗人江源的古诗

题吉水分司月月红一首

明代 江源

月月红开如有约,四时颜色染丹砂。沉香亭北妒妃子,结绮楼中失丽华。

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誇。虽然堪赏还堪恶,恐夺霜台石竹花。

桃源分司次沈仲律先生题壁三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登山临水兴悠然,安得闲行作然仙。千室歌谣堪我采,十年逋税肯民蠲。

长途几月劳筋骨,重担何人任背肩。去去不须檐尹卜,殆将行止付苍天。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一

明代 江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泪洒东风忆细君。

艳骨已成兰麝土,梦来何处更为云。

次倪韵答丘苏州三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百粤荒庐生网丝,红尘奔走许多时。室无拙妇长藏酒,涂遇先生数赠诗。

南客怀归心耿耿,北风吹水棹迟迟。凭君寄语饶州守,岁暮天涯尚载驰。

除衣客中写怀

明代 江源

今夕是何夕,岁除逼青阳。儿女忆去年,争饮屠苏觞。

今年客松州,孤烛照凄凉。填胸愁百种,惊心历一行。

辗转不能寐,起步东西厢。寒风飒飒来,透我征衣裳。

徘徊复隐几,能不思故乡。思乡清泪滋,逢春白发长。

作官虽云好,宦海风波狂。不如赋归去,濯足歌沧浪。

竹庄

明代 江源

麻丘老翁真不俗,胸中渭川千顷绿。所以不喜红紫态,结屋开轩种修竹。

千竿万竿成茂林,风雨潇潇洒寒玉。直干偏淩冰雪多,虚心不受烈暑触。

千年蒋翊同襟期,不待词人咏淇澳。罗浮仙子秦大夫,昨日书来期卜筑。

乐哉此翁谁得知,日憩清阴坦吾腹。春风满地长儿孙,日报平安靡荣辱。

竹庄竹庄何其高,回看俗子真碌碌。

复为杨绣衣题春阳卷

明代 江源

九重衔命按三边,衣绣神羊照日鲜。两地山川分节钺,百年冤狱赖生全。

胸中生意回天地,笔底阳和遍冀燕。见说此春原有脚,更施天下泽元元。

闲居感兴六首 其三

明代 江源

往事空成半醉来,寸心争忍不成灰。

眼看朝市为陵客,莫遣黄金漫作堆。

玉溪书楼次太守顾天锡韵

明代 江源

入云高阁倚长溪,万卷窝中惬所栖。春水池塘蝌蚪闹,暖风花竹鹁鸠啼。

香飘丹桂姮娥近,光接青藜太乙低。借问先秦书在否,缥囊月露不堪题。

壬寅二月八日偕侍御刘朋节游月河寺联句 其一

明代 江源

天为游人特放晴,春衣初试越晴轻。满庭怪石生云气,随处东风变鸟声。

官况静依禅境定,诗脾凉沁月河清。试询故老当年乐,得似吾侪此合并。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一

明代 江源

别来谁是置书邮,恨不随君塞上游。玉蕊有花羞插鬓,金垒无酒可消忧。

东风冷节人长瘦,细雨重门燕亦愁。底事归期尽虚语,几番临镜误梳头。

次林司训赠行韵

明代 江源

不用逢人说独贤,酒杯诗卷亦神仙。幕天席地刘伶趣,爱国忧君杜子篇。

白水青山行客景,凄风淫雨早秋天。热官十载成何事,不及先生一冷毡。

闲居感兴六首 其六

明代 江源

万古交驰一片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终军壮节堆黄土,何用浮名绊此身。

登大同北门城楼有感

明代 江源

闲上高楼第一层,千秋遗恨望中增。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

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十

明代 江源

欲把封书托置邮,恐郎忘却旧同游。年年玉枕曾伤别,处处青楼不解忧。

蝉翼好如君薄倖,鲸波堪比妾深愁。相思可奈双鬓雪,更不饶人日上头。

永安道中

明代 江源

平林过尽又山坳,三五民居覆短茅。春涨□桥人待渡,夕阳穿树鸟归巢。

檐头药裹长防疾,囊里诗篇漫解嘲。荒驿歇来天又晚,看看初月上松梢。

送区世昌下第二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策马崇文送故人,眼前时事莫重陈。南行且劝加餐饭,上苑年年自有春。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七

明代 江源

一丘落月几啼鸦,生死恩深不到家。

独坐郡斋寥落意,竹房不见夜呼茶。

次郭腾霄见访二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仙郎愿我驻星槎,好似王猷访戴家。底事相逢皆恶客,晚风何处落乌纱。

仁水道中

明代 江源

溪色山光雨后新,也无巇崄也无尘。万竿脩竹深藏鸟,几树野花红媚人。

壮岁功名惭潦倒,故山归计叹因循。湄潭过去经仁水,蜀道观风定几旬。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