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渡桑乾河

渡桑乾河

明代 江源

我欲思归畏简书,桑乾河上独书躇。马蹄躞蹀寒冰滑,鸟雀凄凉古木疏。

妻子每怀燕市寓,梦魂长绕越山庐。咸阳客子忘情甚,直指并州作故居。

诗人江源的古诗

思君恩二首次唐人令狐壳士韵 其一

明代 江源

锦树散秋色,罗衣怯夜霜。君恩如昨日,何事泣龙阳。

感事次江伯温韵

明代 江源

昨泛星槎归粤南,十年时事颇能谙。自从韩范归廊庙,边幅何人负重担。

江行杂咏十首 其八

明代 江源

今朝江上路,明日复何之。踪迹已无定,前程焉可期。

山水图为蒋时雍题

明代 江源

大山如翁立,小山如孙陪。千峰碧逶迤,万仞青崔嵬。

岩前泻瀑布,澎湃如奔雷。白练几千尺,走涧仍萦回。

其间有幽人,结茆此山隈。不是避秦人,爱此山水佳。

草屋八九间,中有古樽罍。朝夕契至理,岂独泉石怀。

秋风落井桐,春光泄园梅。课子读周易,呼奴扫莓苔。

径路绝轮軮,蓬门为谁开。翻思商山翁,翊储今在哉。

更叹柴弃令,枉赋归去来。异哉此中老,名迹俱与埋。

功名叹我辈,奔走九陌埃。白发兼龙钟,征车犹未回。

贻此山灵嘲,招彼猿鹤猜。披图为君赋,临楮空徘徊。

奉答世赏内翰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玉堂文会幸追陪,怀抱十年今陪开。对酒有时还看剑,寻诗无日不登台。

霜前白雁催寒至,江上浓云挟雨来。欲识先生奇绝处,西都文字退之才。

早朝六首 其五

明代 江源

未央月晓度疏钟,清跸鸣鸾出钟中。

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声教一时同。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佩成行引上公。

朝罢香烟携满袖,却疑身在广寒宫。

登粤秀山次霍东皋先生韵四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云岩石磴几千层,策我青骢快一登。陆贾功名留太史,赵陀兴废问山僧。

万年大块眼中尽,百首新诗醉后增。薄宦独惭诸俊彦,尘冠何日濯淄渑。

答吕秉之郎中

明代 江源

节俭何劳咏素丝,回仙声价重清时。思亲恋阙年年梦,蓟北江南处处诗。

着足龙门翻恨晚,低头东野未嫌迟。皇华四马叨同使,日夕应追骥尾驰。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秋堂枯坐不闻哗,世事悠悠付哗嗟。关陕日闻涂有莩,幽燕仍惜忝无花。

寒天短景催华发,老树悲风聚晚鸦。哗我浮生浑不定,使舟明日海东涯。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 ...

明代 江源

柏台深夜赏清酣,红烛光前叹影三。交错莫辞频送酒,赓歌不觉屡投函。

百年天地存吾道,万古江流洗我惭。良会不常人易老,此生宁敢觅朝簪。

复次前韵 其九

明代 江源

宝幄璚楼玳瑁宴,一身曾拟当三千。如今别却昭阳伴,敢道君恩不及前。

寄衣曲四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边城七月雪,六月已成衣。殷勤杔边使,只恐到来迟。

次谢用诚见寄韵

明代 江源

前日相逢郭隗台,春风又见杏花开。宦涂叹我长漂梗,客路烦君数寄梅。

平度诸生方悦化,信州遗教肯成灰。故人期我经纶业,却怪天公限不才。

四时宫词 其三 秋

明代 江源

上阳烟树正秋风,千里南云度塞鸿。

白玉帐寒鸳梦绝,綵云天远凤楼空。

长疑好事皆虚事,不是愁中即病中。

秋去秋来几恩怨,闭门疏雨落梧桐。

成化丙午九月十一日偕大参李德馨年兄陪宁殿下谒献王陵联句二首 ...

明代 江源

贤王宾从拥如云,霜露惊心展礼勤。天外好山开寿域,殿前佳气护龙文。

周遭草木春长在,缭绕烟霞昼不分。自是皇明流派远,万年孙子效精禋。

东溪道中

明代 江源

历险攀危不惮难,眼中风景足盘桓。两山夹涧泉声响,一径穿云树色寒。

出洞蛮音如鸟语,锁崖古木作龙蟠。人生若不游西蜀,争识乾坤此大观。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 其二十

明代 江源

长信宫前暮雪封,罗帷密护锦重重。梦中忽见君王面,惊觉一声长乐钟。

次王顾二郡守联句韵八首客中聊以自遣 其四

明代 江源

不用人前羡美除,长杨无赋老相如。三千客路青山外,五十光阴白发馀。

度岭崄巇惭倦鸟,临池闲散爱游鱼。时行时止皆由命,羞向侯门觅荐书。

竹枝词三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郎游巴西复巴东,雪消江涨舟淩空。昨来寄得平安字,更说艰难愁杀侬。

仁水道中

明代 江源

溪色山光雨后新,也无巇崄也无尘。万竿脩竹深藏鸟,几树野花红媚人。

壮岁功名惭潦倒,故山归计叹因循。湄潭过去经仁水,蜀道观风定几旬。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