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安道
列俎孔陈,嘉笾维实。鼎煁阳燧,玉流星液。我牲既硕,我荐既苾。
神监下昭,安坐翔吉。
春夜谈虎
刻烛嫌宵短,何堪说兽王。蒙皮威可假,履尾势难当。
居市难为伍,伤人孰作伥。一言方出口,四座尽惊惶。
寄于秘丞 其一
石径通岩窦,引步藏攲侧。蓬莱人不来,扫尽苍苔色。
寄郭参寥
上界真人足官府,璚玦霞裾萃瑶圃。光垂天阙日趋班,云绕丹墀联步武。
岭南歘忽瘴雾开,昂昂一鹤从天来。峰头谪仙故居士,要叫青精共徘徊。
师雄何事罗浮梦,不解淩风候鸾凤。好风笑语在人间,吹香已满桃花洞。
愿言寄赠春一枝,天涯未见心相知。渺尘独立万里思,浩歌起舞舒心期。
赞治堂续赏荷之会有怀崔公后渠次韵二首 其一
画省新荷绿满池,露红重发最高枝。因攀上客劳轩盖,更续前题感岁时。
坐近风香开翠幌,饮留霞色对琼卮。妨贤此地能无愧,回忆沧洲意转迟。
古人谈读书三则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新念别 次贺方回韵
春思萦纡乍发。愁芳径、草迷裙灭。惹鬓烟光拖绛雪。
碍人枝,惜花心,亲去折。
杯酒寒还咽。又何况、才华横绝。风雨偏来惊梦别。
九回肠,但沉吟,聊问月。
上册宝十三首 升降用《熙安》。
佩玉锵锵,其来雍雍。陟降孔时,步武有容。恪兹祀事,神罔时恫。
绥我邦家,福禄来崇。
皇后庙十五首 其一 迎神用《肃安》。
閟宫翼翼,雅乐洋洋。牲器肃设,几筵用张。饰以明备,秩其令芳。
神兮来格,风动云翔。
四月八日钦蒙于长陵殿门左召对 其一
陵殿东头御幄垂,炉烟高拂午松枝。中官呼召黄袍坐,此是新承顾问时。
冬景 其一
桑枯木落响天风,霞彩云阴暮景中。树色苍苍遮不断,满江还有木芙蓉。
去官 其一
祖饯劳冠盖,三年竟此辞。江鸥浮浪远,桐叶落风迟。
几许生平愿,无多去后思。幸当秋有穫,康阜慰心期。
冬日重登清凉山
紫府名山忆旧踪,招提驻䍐认云松。阴崖尚有驻时雪,落日仍听下界钟。
塞远浑河寒更白,林疏恒岳翠逾重。祝釐交叶人天庆,银榜新题遍五峰。
咏沈瑞夫人不从父母归宁命
南北姻缘岂偶成,死生今日别离情。不从父母归宁赋,愿赋终天一路行。
守一曾闻保母言,不因生死离侯门。黄泉旅次暂相彼,公案共完礼至尊。
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为介
雪漫江天万木穷,一间茅屋覆诗翁。何人醉醒梅花月,踏遍寒山路几重。
长命女 次冯正中韵
金谷宴。目语色传眉蹙遍。暗示无多愿。
一愿同心休变。再愿月圆人健。终愿于飞成燕燕。
暮暮朝朝见。
江城子(夏夜观月)
媱泆曲
煌煌郁金。生于野田。过时不采。宛见弃捐。曼尔丰炽。
华色惟新。与我同欢。
贺新郎 忆鹤
苍藓粘溪路。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
矫清唳、裂穿云宇。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烟夜永,耿心语。
瑶华一去成幽阻。倚修篁、抱琴愁绝,天寒日暮。城郭悲歌华表恨,此事销凝千古。
有招隐、小山能赋。蕙帐空兮谁夜怨,算课骚、读易俱凄楚。
步深窈,堕松露。
偈颂十八首 其十七
临济四料拣,洞山四宾主。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倒腹倾肠说向人,恰似杏花枝上雨。
安道
► 17220篇诗文
画壁诗残句
仲春五日宴饯大司徒李公于礼部后堂次留别韵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 其三
夜至铜岩驿逢臧进士张茂才
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再次 其二
赤枣子 柳
谢易实甫再惠庐山三峡泉
临江仙八首 其六
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 其二
咏椅桐诗
登赤嵌城 其一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 菩萨蛮 其 ...
和裕之二首 其一
羊城秋忆
亥年残秋偶作
拟李白古风 其一
相鼠
神光参达磨赞
小星
四皓围棋
延庆日长老请赞
御街行 其一
述志
哭倪氏姐
寄沈从先
家鹤
新树兰蕙葩
咏台湾中秋
千金意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六
晚宿王衡家
饮河院次方寒溪壁间韵
卜算子 寄语
道中见元朔山
西河·垂杨里
沁园春 寿王扶青五十,时予有都门之行
诏赐金海乘凉诗 其七
磨剑石
赠徐景禹进士
摸鱼儿(春光)
汾沮洳
读《贞观政要》
跋陈握卿与善录 其一
东皋杂兴 其七
四歌行 其一
登白鸟山诗
寄怀妇弟荆大彻时治兵京口
敕题朝海
送蓟门客二首 其一
入京见百官耆民童稚欢迎道周
缘识 其三十九
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寅 其三
雨师雷神七首 其一 迎神用《欣安》。
为人伤近而不见诗
蝶恋花·秋感
题织图二十三首 其十五 第十五图
恭闻东宫殿下初冠出阁开讲之报书此志喜
和显章宋公马嵬坡韵
四歌行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