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客严陵赠星史

客严陵赠星史

宋代 金履祥

七里滩头眼为青,秋风许我快南溟。
东京太史知谁氏,不算庄光是客星。

诗人金履祥的古诗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

宋代 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涵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宋代 金履祥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立斋静佳楼和王吉州韵

宋代 金履祥

层楼新扁表新功,个里工夫自功同。
俨若思时居此敬,寂然静处感而通。
山窥南北浮岚小,月转西东灏气充。
更植楼前佳玉树,君家槐荫比车攻。

洞山十咏·高石岩

宋代 金履祥

山到金盆共绕回,势高群岫独崔嵬。
那更绝顶又拳石,真似飞从天上来。

洞山十咏·老梅岩

宋代 金履祥

片石崎嵚斜插涧,横枝愁绝净无尘。
从谁石上栽冰玉,寒谷年年递早春。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

宋代 金履祥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寿张南坡

宋代 金履祥

绿袖斑斓上庆庭,莺莺燕燕竞新声。
庚寅初度逾三纪,丁卯秋来快一鸣。
九十春光清昼永,百千岁颂寿星明。
愿君高举纫兰佩,自古悠长是令名。

术士求诗

宋代 金履祥

自分迂疏已遁思,君言造化有他奇。
吾生果赴功名会,不使勋庸媿鼎彝。

代张起岩和清塘诗

宋代 金履祥

清塘佳哉,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
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不舍昼夜扬清清,
清流回环山奔迎。暮雨层波绿,
朝晖山气新。呼吸溪光饮山渌,
人人冰玉若为贫。我欲买山居其间,
囊中不靳金满籯。明月清风对高士,
丝桐一张酒五经。俯看尘世几蚊蚋,
须臾起灭败与成。炎凉僅昕夕,
晦朔分枯荣。眼前突兀徒骇俗,
死后灭没杳无闻。孰若此地多君子,
纯孝千古留风声。天光浮动映松柏,
地望流传光丘林。太钧播群品,
生灵本一心。何况古人杰,
由来毓地灵。欲为混沌凿七窍,
须凭天工挥五丁。穷为乐善之君子,
达为庙社之元勋。于此地灵有愧无,
鄙人敢此问诸君。

洞山十咏·双龙洞

宋代 金履祥

天鑱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题城南塔院

宋代 金履祥

佳境城南胜,浮屠占十分。
鱼钓船依竹,僧斋钵荐芹。
夜窗双港月,日晓九峰云。
不随人世改,千古瀫波纹。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

宋代 金履祥

高真栖处在山阿,古寺山灵久护诃。
三洞奇峰踞龙虎,千秋乔木长藤萝。
泉流清澈天池近,石窦巃嵷云气多。
一片飞来山更好,飞来端的自岷峨。

挽莲塘吴孺人

宋代 金履祥

北风吹恨入佳城,忍听依依薤露吟。
家世百年忠厚意,夫人一点惠兹心。
桥横兰渚阴功远,山绕莲塘地脉深。
记取只今埋玉处,他时青紫映丘林。

景定甲子夏五三日王希夷兄有弄璋之庆是时希

宋代 金履祥

七日已叨汤饼客,几时亲赏宁客儿。
有崇佛子于今见,王氏多佳自古寄。
培养庆源惟一善,流传家学有馀师。
异时才气须名世,莫负先生卿相期。

进退格送苏金华解官东归

宋代 金履祥

勇学渊明赋归去,岂随巧宦效脂韦。
居官但饮双溪水,问圃宁无三径资。
碧落竞腾雕鹗兴,秋风独忆鱠鱼肥。
吾皇侧席思贤德,会有徵书下赤墀。

客严陵赠星史

宋代 金履祥

七里滩头眼为青,秋风许我快南溟。
东京太史知谁氏,不算庄光是客星。

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

宋代 金履祥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潛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玄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只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宋代 金履祥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术士求书往横山复以诗赠

宋代 金履祥

钱君杖履到横山,为我传声谈话间。
术动诸君应一笑,不教垂橐怨空还。

和陈复之韵

宋代 金履祥

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知谁。
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
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
看来勋业皆吾分,何用谆谆诧一时。
金履祥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